东陆联邦,西北,鼎新空军基地,实验室,2990年,初冬,午后。
在明确了“空域印”的工程化方向和“云端卫”的传承使命后,团队的技术攻关进入了新的阶段。实验室里,各种仪器设备闪烁着指示灯,发出轻微的嗡嗡声,仿佛在诉说着科研的紧张与忙碌。付华飞和赵建军站在一台大型计算机前,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专注和坚定,面前的屏幕上跳动着复杂的代码和数据,这正是“祝融”守护者系统(AI经师)的核心界面。
“华飞,之前咱们在抗结冰试验中遇到的‘过拟合’风险,一直是个大问题。”赵建军皱着眉头,指着屏幕上的一段曲线说道,“每次试验的结果都不太稳定,模型对训练数据的拟合过于紧密,导致在新的数据上表现不佳。”
付华飞点了点头,沉思片刻后说道:“没错,这个问题已经困扰我们很久了。不过,我们从‘空域印’中得到了关于‘稳定’和‘边界’的启发,或许可以把这些理念运用到‘祝融’系统的升级中。”
赵建军眼睛一亮,兴奋地说道:“你说得对!‘空域印’在航道与灵脉节点上能形成稳定路由,这其中的‘稳定’和‘边界’概念,说不定就是解决‘过拟合’问题的关键。”
两人一拍即合,立刻开始讨论如何将这些启发转化为具体的算法逻辑。他们在实验室的白板上写下了“稳态窗口”和“风险边界”两个核心概念,然后围绕这两个概念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我们先来说说‘稳态窗口’。”付华飞拿起一支笔,在白板上画了一个坐标系,“我认为‘稳态窗口’可以定义为系统在何种参数范围内可以被认为是安全的。就好比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有一个安全的飞行速度范围、高度范围和姿态范围,只要飞机的参数在这个范围内,就可以认为它处于稳定状态。”
赵建军点了点头,补充道:“没错,在‘祝融’系统中,我们可以把御气参数、传感器数据等作为参考指标,确定一个合理的范围,这个范围就是‘稳态窗口’。一旦系统的参数超出了这个窗口,就意味着可能会出现不稳定的情况。”
付华飞接着说道:“而且,‘稳态窗口’应该是动态的,它会随着不同的工况和环境条件而变化。比如在不同的气象条件下,飞机的安全飞行范围也会有所不同。所以,我们需要让‘祝融’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和调整‘稳态窗口’。”
两人在白板上不断地写写画画,详细地规划着“稳态窗口”的算法实现。他们决定采用机器学习中的自适应算法,让“祝融”系统能够根据实时数据自动调整“稳态窗口”的范围。同时,他们还引入了历史数据和专家经验,以提高“稳态窗口”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接下来,他们开始讨论“风险边界”的概念。付华飞在白板上画了一个圆圈,代表“稳态窗口”,然后在圆圈的外面画了一个更大的圆圈,说道:“‘风险边界’就是在接近失稳时,系统可以自主进行干预的权限和策略。当系统的参数接近‘稳态窗口’的边界时,‘祝融’系统就应该启动相应的干预措施,以避免系统失稳。”
赵建军思考了一下,说道:“我觉得‘风险边界’可以分为不同的等级,根据系统参数偏离‘稳态窗口’的程度,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比如,当参数刚刚接近边界时,可以发出预警信号;当参数进一步偏离时,可以自动调整御气策略;当参数严重偏离时,甚至可以采取紧急制动等措施。”
付华飞表示赞同,说道:“没错,这样可以让‘祝融’系统更加智能和灵活地应对不同的风险情况。而且,我们还需要为‘风险边界’设定明确的规则和权限,确保系统的干预措施是合理和安全的。”
两人经过一番讨论,确定了“风险边界”的具体算法和策略。他们将采用模糊逻辑控制算法,根据系统参数偏离“稳态窗口”的程度,自动调整干预措施的强度和类型。同时,他们还设置了人工干预的权限,以确保在特殊情况下,人类操作员能够对系统进行控制。
在确定了“稳态窗口”和“风险边界”的算法逻辑后,付华飞和赵建军开始着手对“祝融”系统进行升级。他们日夜奋战在实验室里,编写代码、调试程序、进行模拟实验。每一次的尝试都充满了挑战,但他们始终没有放弃,不断地优化和改进算法。
东陆联邦,西北,鼎新空军基地,模拟试飞大厅,2990年,初冬,傍晚。
经过几天几夜的努力,“祝融”系统的升级终于完成了。付华飞和赵建军怀着紧张而兴奋的心情,来到了模拟试飞大厅,准备对升级后的系统进行首次测试。
模拟试飞大厅里,一架模拟飞机模型静静地停在跑道上。工作人员对模型进行了最后的检查和调试,确保一切准备就绪。付华飞和赵建军坐在控制台前,眼睛紧紧地盯着屏幕,等待着测试的开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