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透过实验室的窗户,洒在摆满仪器和文件的桌面上。付华飞坐在桌前,面前摊开着一叠数据报告,他的眼神专注而坚定,心境经过夜跑的沉淀,已经恢复了往日的沉稳。经过前几日的反思和调整,他决定重新复盘之前抗结冰试验失败的数据,试图从中找到解决涂层稳定性问题的线索。
他戴上眼镜,仔细地翻阅着每一份报告,目光在密密麻麻的数据和图表中穿梭。每一个数字、每一条曲线,都像是一个神秘的符号,等待着他去解读其中的奥秘。他时而皱眉思考,时而在纸上写下一些关键的信息,试图从这些杂乱无章的数据中理出一条清晰的线索。
在查看“灵气涂层”失稳时的微观场域变化图时,付华飞的眉头皱得更紧了。这些变化图极其复杂,各种线条和图案交织在一起,仿佛是一个迷宫。他深知,要想在这个迷宫中找到出口,就必须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独特的思维方式。
他反复地对比着不同时间段、不同工况下的微观场域变化图,试图找出其中的规律。然而,这些变化图就像是一群调皮的小精灵,总是在他即将抓住规律的时候,又悄悄地溜走了。他的额头上冒出了细密的汗珠,内心也开始有些焦急。
就在他感到有些沮丧的时候,他的目光不经意间扫到了旁边书架上的一个盒子。那是他从祖宅带来的盒子,里面装着一些祖宅器物上的拓片。这些拓片是他在整理祖宅遗物时发现的,上面的云纹图案精美而神秘,他一直将它们视为珍贵的宝物。
“或许这些云纹拓片能给我一些灵感。”付华飞心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他放下手中的数据报告,起身走到书架前,小心翼翼地打开了盒子,取出了那些云纹拓片。
他将云纹拓片摊开在桌面上,与“灵气涂层”失稳时的微观场域变化图放在一起,开始仔细地对比。起初,他并没有发现两者之间有什么明显的联系,云纹拓片上的图案看起来只是一些简单而优美的线条,与微观场域变化图中的复杂线条截然不同。
但是,付华飞并没有放弃。他继续仔细地观察着,将云纹拓片上的图案进行放大和缩小,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去寻找两者之间的相似之处。他的眼神越来越专注,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了这两张图。
突然,付华飞的眼睛瞪大了,他的心跳也不由自主地加快了。在经过无数次的对比和观察后,他终于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现象:祖宅云纹拓片上的某些分形结构,与“灵气涂层”失稳时微观场域变化图中的分形结构高度相似!
这一发现让付华飞兴奋不已,他的双手微微颤抖着,眼神中闪烁着惊喜的光芒。他连忙拿起笔,在纸上迅速地记录下这些相似之处,并且开始绘制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图。
“这怎么可能?祖宅的云纹图案竟然与涂层微场变化有着如此紧密的联系!”付华飞在心中惊叹道。他意识到,这绝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祖先传承下来的“空域印”背后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奥秘。
他开始回忆起关于“空域印”的种种传说和记载。在云端卫的传承中,“空域印”被视为一种神秘的法器,能够与灵脉网络产生耦合,实现灵气的调控和能量的路由。但是,一直以来,人们都只是将“空域印”当作一种神秘的存在,很少有人能够真正理解它的原理。
而现在,付华飞通过这次意外的发现,似乎找到了一把打开“空域印”奥秘之门的钥匙。他推测,祖先传承下来的“空域印”,可能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法器”,更是一种描述和控制灵气在微观层面如何与材料耦合的“工程图纸”。
“如果我的推测是正确的,那么我们就有可能将‘空域印’的原理工程化,融入到涂层设计中,从而从根本上解决涂层稳定性的问题。”付华飞在心中激动地想着。
为了验证自己的推测,付华飞立刻行动起来。他首先对云纹拓片和微观场域变化图进行了更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运用先进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技术,对两者之间的相似性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显示,两者在分形结构上的相似度高达 80%以上,这进一步证实了他的发现。
接着,他开始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寻找关于“空域印”和灵气与材料耦合的相关研究。在查阅过程中,他发现了一些前人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虽然没有直接涉及到云纹与涂层微场的关系,但却为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示。
他还与团队成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将自己的发现和推测告诉了他们。团队成员们听了付华飞的讲述后,都感到十分惊讶和兴奋。他们纷纷表示,愿意全力支持付华飞的研究,一起探索“空域印”工程化的可能性。
在团队成员的帮助下,付华飞制定了一个详细的研究计划。他们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空域印”工程化进行深入研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