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号亚音速风洞,是山城航校里一个,近乎被遗忘的角落。
它建于建校之初,是学校里,最古老的一批实验设备。它的各项性能指标,早已远远落后于时代。它的主风机,因为老化,会发出雷鸣般的、巨大的噪音。它的观测窗,用的是老式的、厚重的铅化玻璃,早已被岁月,侵蚀得,模糊不清。它的控制系统,更是还停留在,需要手动去扳动那些,巨大的、充满了机械朋克风格的、老式电闸的原始阶段。
在所有师生的眼中,这里,就是一个,堆满了废铜烂铁的、没有任何价值的、被淘汰的“垃圾场”。
但从今天起,这里,成为了付华飞一个人的,专属的“圣地”。
他用林教授给他的那把,沉甸甸的黄铜钥匙,打开了那扇,布满了铁锈的、巨大的铁门。一股混杂着灰尘、霉菌和浓重机油味的、属于上个时代的气息,扑面而来。
付华飞没有在意。他只是,像一个即将登基的、巡视自己领地的君王一样,一步一步,缓缓地,走进了这个,空旷、寂静、而又充满了力量感的、巨大的钢铁洞窟。
他伸出手,轻轻地,抚摸着风洞那冰冷的、粗糙的、由厚重钢板焊接而成的外壁。他能感觉到,在那厚重的钢板之下,隐藏着,一颗,依旧在跳动的、属于工业文明的、强大的心脏。
这里,很旧。但,也很,安静。
这里,没有,同学们那充满了复杂意味的、探究的目光。这里,也没有,窗外那可能存在的、冰冷的、窥探的“镜片”。
这里,只有他,和这些,沉默的、忠诚的、不会说谎的钢铁伙伴。
这里,是他的,第一个,绝对安全的“根据地”。
他将自己的行李,放在主控室一个干净的角落。然后,他从书包里,拿出了一本,崭新的、有着黑色硬质封皮的、厚厚的笔记本。
这是他,用那笔“团队前期研究经费”,为自己买的、唯一一件,私人物品。他将这本笔记本,命名为——“磐石计划”工作日志。
从今天起,他所有的、关于“修行”与“工程”的、真正的核心机密,都将,只记录,在这本,除了他自己,任何人都看不懂的、加密的日志里。
他翻开日志的,第一页。在页面的最顶端,他用一种,极其庄重的、一笔一划的字体,写下了,那三个,作为他最高行动准则的词:
伪装。反侦察。加密。
然后,他沉默了。他看着这三个冰冷的、充满了斗争与危险气息的词,陷入了,长久的沉思。
他想起了,父亲。那个,将一生,都奉献给了,天空与守护的、沉默的男人。他想,父亲当年,是不是,也像他现在这样,在每一次,执行危险的任务之前,都会,在心中,默默地,念着,类似的词语?
他想起了,晒谷场上,王队长那张,看似粗豪,实则,充满了大智慧的脸。他想,像王队长这样,散落在东陆联邦,各个角落的、看似普通的、各行各业的“传承者”们,他们,又是如何,在漫长的、危机四伏的岁月中,守护着,他们心中的,秘密与使命?
他们,一定,也有着,一套,属于他们自己的、独特的、代代相传的“伪装”与“反侦察”的,生存法则吧?
而这套法则,这个组织,它,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付华飞的目光,变得,无比深邃。他将笔尖,缓缓地,移动到,那三大准则的下方。他的手,微微地,有些颤抖。因为他知道,他接下来要写的,是三个,无比沉重、无比神圣的字。
在过去,这三个字,对他来说,只是一个,来自于父亲口中的、模糊的、充满了传奇色彩的“故事”。它,代表着,一种,遥远的、他所不理解的、属于父辈的“荣耀”与“情感”。
但是,在经历了,晒谷场的试探,经历了,陵园门口的“惊魂一瞥”,经历了,与杨华、何飞的“三人之约”之后。这三个字,在他的心中,其含义,已经,发生了,根本的、质的改变。
它,不再是,一个“故事”。
它,是一个,真实不虚的、正在进行一场,残酷的、秘密战争的、庞大的“组织”!
它,不再是,一种,遥远的“情感”。
它,是一种,冰冷的、现实的、他必须,立刻,主动去承担的、沉甸甸的“责任”!
付华飞深吸一口气,稳住了,自己那微微颤抖的手。然后,他用一种,前所未有的、庄严的、充满了仪式感的笔触,一笔一划地,写下了,那三个,仿佛,有千钧之重的字——
云端卫。
当这三个字,落在纸面上的那一刻,付华飞感觉,自己胸口那枚,冰凉的航徽,再次,变得,滚烫!
一股强大的、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与使命感的暖流,从航徽之中,涌出,与他的心跳,他的呼吸,他的精神,都,融为了一体。
在这一刻,他,不再是,付华飞。那个,为了“保住学籍”而挣扎的、卑微的学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