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午夜转诊单
消毒水的气味像一张无形的网,将市立医院住院部三楼的走廊牢牢笼罩。林墨推着治疗车,橡胶轮碾过水磨石地面,发出规律的“咯吱”声,在这寂静的午夜格外刺耳。墙上的电子钟跳动着00:17的数字,绿色的荧光映在他疲惫的脸上,眼下的青黑像是被墨汁洇开的痕迹。
“小林,307床该换输液袋了。”护士站里,护士长张姐的声音带着浓重的困意,她面前的病历本摊开着,钢笔斜插在皮质笔袋里,“换完记得把巡房记录填了,明早交班要用。”
林墨点点头,从治疗车顶层的无菌盘里取出新的输液袋。他刚入职三个月,还在轮转期,今晚是他第一次独立值夜班。住院部三楼是内科病房,平时还算清静,但一到深夜,走廊尽头的安全出口指示灯就会泛出诡异的绿光,把墙壁上斑驳的污渍照得像一张张扭曲的脸。
治疗车刚拐过走廊拐角,一阵微弱的哭声突然钻进耳朵。那声音很轻,像是刚出生的婴儿在哼唧,但又带着一种说不出的阴冷,顺着瓷砖地面往骨头缝里钻。林墨停下脚步,左右张望——307床住着一位患肺心病的老奶奶,早就睡着了;隔壁的308床是空的,上周刚出院一位胃癌患者;再往前的309床……也是空的。
整层楼除了护士站,就只有307和310床有病人。他皱了皱眉,以为是自己太紧张出现了幻听,刚要继续往前走,哭声又响了起来,这次更清晰了,分明是从309床的方向传来的。
林墨的心跳瞬间漏了一拍。他记得下午整理病房时,309床的床单被罩刚换成新的,白色的被单平整地铺在床垫上,连一丝褶皱都没有。他硬着头皮走到309病房门口,门虚掩着,露出一条两指宽的缝隙。
哭声就是从缝隙里飘出来的。
他深吸一口气,轻轻推开门。病房里一片漆黑,只有窗外的月光透过铁栏杆,在地板上投下几道细长的影子。空荡的病床上,白色的被单依然平整,但哭声却越来越响,像是就在耳边。
“有人吗?”林墨的声音有些发颤,他按下墙壁上的开关,白炽灯“滋啦”一声亮起,惨白的光线瞬间填满整个病房。
病床上空无一人。
哭声戛然而止。
林墨松了口气,后背却已经沁出冷汗。他走到病床边,仔细检查了一遍,床底下、床头柜后面,都没有任何异常。也许真的是幻听,他安慰自己,转身准备离开。
就在这时,眼角的余光瞥见床头柜上放着一张纸。他记得下午打扫时,这里明明什么都没有。那是一张白色的转诊单,边缘有些泛黄,上面用蓝色圆珠笔写着几行字,字迹潦草得像是在抖动:
患者姓名:陈小雨
年龄:6岁
诊断:不明原因持续性高热、幻听、惊厥
转诊科室:儿科重症监护室
转诊时间:2018年7月15日 02:47
林墨的心猛地一沉。2018年7月15日,这个日期他记得很清楚——三年前的这一天,市立医院儿科病房发生过一场严重的医疗事故,一个六岁的小女孩在重症监护室里突然死亡,家属闹了很久,最后医院赔了一大笔钱才平息。后来他听老护士说,那个小女孩就叫陈小雨。
更让他毛骨悚然的是,转诊单的右下角,有一个用红墨水画的小小的笑脸,嘴角咧得很大,眼睛却像两个空洞的黑洞。
“咯吱——”
身后传来一声轻微的响动,像是有人踩在了地板的接缝处。林墨猛地回头,病房门口空荡荡的,只有走廊里的风灌进来,吹动了虚掩的门。
他再也不敢多待,抓起那张转诊单就快步走出病房,反手锁上了门。回到护士站时,张姐已经趴在桌子上睡着了,均匀的呼吸声在寂静的房间里起伏。林墨把转诊单塞进白大褂口袋,心脏还在砰砰直跳。
他低头看了看巡房记录,在309床那一栏犹豫了很久,最终还是写下了“无异常”三个字。
凌晨三点,林墨换完最后一瓶输液,正准备去茶水间泡杯咖啡提神,走廊尽头突然传来“咚”的一声闷响,像是重物落地的声音。他心里一惊,抓起手电筒就往声音来源跑去——那是309床的方向。
309病房的门依然锁着,但门下的缝隙里,却透出一丝微弱的红光。林墨的手指放在冰冷的门把手上,刚要转动,里面突然传来一阵指甲刮擦门板的声音,“沙沙沙,沙沙沙”,像是有人在用指甲拼命往外抓。
“谁在里面?”林墨的声音带着颤音。
刮擦声停了。几秒钟后,一个稚嫩的声音贴着门板传来,带着浓浓的鼻音,像是刚哭过:“护士姐姐,我的手好疼……你能帮我解开吗?”
林墨的头皮瞬间炸开。他清楚地记得,下午锁门时,钥匙是拔下来的,现在这扇门从里面被锁上了?
“你是谁?”他握紧了手电筒,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