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冰冷的系统提示音,在裴砚听来却不啻于天籁。三时辰,有了明确的时限,总好过在绝望中慢慢等待死亡。他强迫自己冷静,意念集中在那所谓的“新手大礼包”之上。
“开启!”
随着他心念一动,脑海中的光幕微微一闪,浮现出三样物品的虚影及其信息:
【凡品疗伤丹(小)】:普通品阶疗伤丹药,可略微恢复伤势,补充少量气血。聊胜于无,别指望起死回生。
【新手说书人套装(朴素)】:浆洗干净的青布长衫一套(含多个补丁),麻布鞋一双。能蔽体,不露怯,仅此而已。
【《聊斋志异》残卷(上)】:异界文豪蒲松龄所着志怪小说集残篇,收录部分故事。鬼狐仙怪,奇闻异事,乃说书绝佳素材。
裴砚的目光首先落在那颗龙眼大小、色泽暗淡的“凡品疗伤丹”上,心中直打鼓。就这么个小东西,还是“凡品”,真能救他这半死不活的命?系统描述里的“聊胜于无”四个字,更是让他心里没底。
不过,眼下已是山穷水尽,死马也只能当活马医了。他集中意念,在那“凡品疗伤丹”的虚影上轻轻一点,选择了“取出并使用”。
下一刻,一股难以言喻的清凉感突兀地出现在他口中,丹药仿佛无形无质,入口即化,随即化作一道细微却清晰可辨的凉气,顺着喉咙一路向下,迅速流遍四肢百骸。
起初,这股凉气如同涓涓细流,微不足道。但很快,它所过之处,那些火烧火燎的剧痛,竟如同被春雨滋润的干裂土地,得到了一丝缓解。特别是胸腹间那股令人窒息的翻江倒海般的内腑震荡,似乎被一股柔和的力量轻轻抚平了些许。
裴砚尝试着深吸一口气,虽然依旧牵扯得伤处隐隐作痛,但那种呼吸不畅,随时要背过气去的感觉,确实减轻了不少。他惊喜地发现,自己竟然能够勉强撑起上半身,虽然动作依旧迟缓艰涩,却不再像滩烂泥般只能瘫着。说话时,喉咙里的血腥味也淡了,声音不再那么嘶哑费力。
“这……这‘凡品’丹药,竟也如此神奇?”裴砚心中暗道,对这“九界说书人系统”的信心不由多了几分。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改善,也足以让他从鬼门关边缘挣扎着爬回来一点。
他随即又看向那“新手说书人套装”。意念一动,一套叠得整整齐齐的青色长衫和一双半旧的麻布鞋便出现在破庙的草堆旁。长衫虽然颜色有些发白,肩头、手肘处还打着几个针脚细密的补丁,但浆洗得干干净净,散发着淡淡的皂角清香。比起他身上这件沾满血污泥尘、早已看不出原样的破烂道袍,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裴砚费力地褪下身上腥臭的破布,换上这套青衫。布料虽然粗糙,却也厚实,穿在身上,多少遮掩了他此刻的狼狈。他低头看了看,虽然依旧瘦骨嶙峋,但至少像个正经人了。
最后,裴砚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了那部名为《聊斋志异》的残卷(上)之上。这书名,他闻所未闻,透着一股古朴与神秘。
“小书灵,这《聊斋志异》是何来历?”裴砚在心中问道。
“回宿主,”那熟悉的机械音响起,只是这次似乎带上了一丝微不可察的波动,不再那么纯粹的冰冷,“《聊斋志异》乃另一方世界一位名为蒲松龄的文人所着。此人一生科举不顺,却将毕生精力倾注于搜集整理民间奇闻异事,着成此书。其内多为鬼、狐、仙、怪的故事,情节曲折离奇,寓意深刻,极富警世劝善之意,非常适合作为宿主当前阶段的说书素材。此残卷收录了原着中的三十余个故事。”
“异界文豪?蒲松龄?”裴砚咀嚼着这些陌生的名字,心中不由生出几分好奇。
他又问道:“那我之前说的《白蛇传》那些,可能用于说书?”
小书灵答道:“宿主自行知晓的故事,若未被本系统收录或认可,则无法激活‘书魂显化’与‘言出法随’的特殊效果,亦难以高效掠夺听众气运,转化为系统能量。建议宿主优先使用系统提供的书目。”
裴砚了然。看来这系统还有版权意识,或者说,只有它“认证”过的故事,才能发挥最大效用。
他不再犹豫,用意念轻轻“翻开”了那部《聊斋志异》残卷。没有纸张翻动的声音,无数文字与图景如潮水般涌入他的脑海。第一个故事的标题,清晰地映入眼帘——《聂小倩》。
“金华北门外,有兰若寺……”
只看了个开头,裴砚便被这故事深深吸引住了。他本就是个嗜书如命,或者说嗜“听”故事如命的人,否则也不会因为偷听市井说书而被逐出师门。此刻,这《聂小倩》的故事,以一种远比他从前听过的任何话本都要精炼、诡谲、引人入胜的笔法展开,几乎让他瞬间忘记了身上的伤痛与腹中的饥饿。
夜宿古寺的书生宁采臣,独吊青灯;娇美柔弱却暗藏杀机的女鬼聂小倩,徘徊窗外;更有那仗剑天涯、豪气干云的奇人燕赤霞……一幕幕场景,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仿佛就在他眼前活了过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