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练一直持续到正午,日头晒得沙砾发烫,阿罗憾才让队伍休息。护卫和勇士们围坐在胡杨树下,吃着罗衣派人送来的麦饼和羊肉干,互相交流着刚才的演练心得。几个江南来的年轻护卫,正围着回纥勇士,请教骑马的技巧;焉耆部落的勇士,则在教锋卫们如何用弯刀格挡敌人的攻击。
沈砚秋走到一个叫小石头的江南护卫身边,见他正用树枝在沙地上画刚才的阵形,忍不住问道:“第一次握真刀,怕吗?”
小石头抬起头,脸上还带着晒伤的红,却眼神亮得很:“昨天怕,今天看陈大哥他们举盾的样子,就不怕了。我娘说,在江南种桑要守着蚕茧,在西域走商要守着商道,都是守活路,没什么好怕的。”
沈砚秋心中一动,弯腰在他画的阵形旁添了个小圆圈:“这是你刚才没注意到的——盾卫推进时,要给箭卫留半尺的射角,不然箭会擦着盾沿飞偏。”
小石头赶紧用树枝记下,又追问:“沈姑娘,李崇的人真会来吗?他们有甲胄,我们只有皮护臂……”
“甲胄挡不住齐心的刀。”阿罗憾不知何时走了过来,拍了拍小石头的肩膀,“当年我在白水城,对方有两千人,我们只有八百,最后还不是把他们打退了?关键是,我们护的是自己的家,他们抢的是别人的活路,理在我们这边。”
小石头用力点头,握紧了手中的树枝。沈砚秋望着两人的身影,再看远处顾长风正帮一个回纥勇士包扎磨破的手掌,帖木儿在和焉耆部落首领商量巡逻路线,忽然觉得这满地沙砾都有了温度——这条路上的人,从来都不是孤军。
下午的演练换成了模拟攻防。阿罗憾让人扛来几捆干草当“敌军”,让“丝路卫”按上午的阵形应对。盾卫们刚结成阵,“箭雨”(绑了布的树枝)就从侧面袭来,几个年轻护卫慌得想躲,却被身边的老护卫按住:“别躲!盾能挡!”
一轮下来,阿罗憾吹哨暂停:“刚才侧面来箭时,盾卫该往侧移半步,护住箭卫的侧翼!你们是一个整体,不是各打各的!”他走到那个慌了的护卫面前,拿起他的盾:“这盾上的纹路,是江南木匠刻的吧?你想想,他刻的时候,是不是盼着这盾能护你平安?你要是躲了,对不起他,也对不起身边的兄弟。”
那护卫红了眼眶,用力点头:“将军,我记住了!下次绝不躲!”
夕阳西下时,最后一轮演练结束。“丝路卫”们拖着疲惫的身体,却依旧挺直腰杆,左臂的红布条在余晖里像一团团小火。阿罗憾看着队伍,忽然提高声音:“明日再练一日,重点练应对投石机!李崇的人说不定会带那东西来,我们要在阵前挖壕沟,用湿沙袋挡石弹!”
众人齐声应下,声音在戈壁上回荡。沈砚秋走到阿罗憾身边,递过一壶水:“辛苦你了。今晚让骑卫多巡逻两趟,特别是昆仑山小道,别让李崇的人提前摸过来。”
阿罗憾接过水壶,猛喝一口:“放心,我已经安排了三队骑卫,每两个时辰换一次班。帖木儿还说,要让回纥勇士带着猎犬去,狗的鼻子比人灵,能闻出陌生马蹄印。”
沈砚秋点头,望向远处的胡杨林。暮色渐浓,归鸟的翅膀划过天际,商栈的灯火渐渐亮起,像撒在戈壁上的星子。她知道,两日后的战场定有血光,但看着眼前这些系着红布条的人——护卫生怕同伴落后主动帮着扛盾,部落勇士教镖师辨风向,连最年轻的小石头都在帮着收拾弩箭——她忽然觉得,这条商道,这些人,一定能守住。
回到商栈时,罗衣已经备好了晚饭。麦饼裹着羊肉干的香气飘出来,药童们正将煮好的艾草水分给众人,说是能解乏。沈砚秋坐在角落,看着顾长风给一个磨破手掌的护卫敷药,帖木儿和焉耆首领在讨论明日的粮草分配,阿罗憾则在地上画着明日的演练计划,心中忽然涌起一股暖流。
夜色渐深,巡逻的骑卫马蹄声远去,商栈里只剩下偶尔的咳嗽声和翻身声。沈砚秋站在露台上,望着漫天星辰——西域的星星格外亮,照亮了轮台的夜空,也照亮了那条蜿蜒向西的商道。她想起父亲曾说,商道的生命力,不在货有多贵,在走这条路的人有多齐心。如今她信了,只要这些人同心,就算李崇有千军万马,也挡不住这条丝路的驼铃。
喜欢丝路万里驼铃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丝路万里驼铃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