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安接过药材,小心翼翼地收好:“顾先生真是贴心!上次你给我母亲治的风湿,已经好多了,她还让我多谢你呢。”
三人正聊着,远处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一个汪古部的牧民翻身下马,气喘吁吁地禀报道:“族长,沈首领,东边的盐碱地附近,好像有商队的驼铃声,还隐约看到了骆驼的影子!”
沈砚秋和顾长风对视一眼,心中皆是一紧——阿罗憾的商队才出发三日,按路程算,绝不可能走到这里。难道是遇到了麻烦,中途折返了?
“快,去看看!”沈砚秋立刻起身,与顾长风、明安翻身上马,朝着东边的盐碱地疾驰而去。草原上的风越来越大,远处的盐碱地泛着白茫茫的光,隐约能听到“叮铃”的驼铃声,却比寻常商队的驼铃声更急促。
靠近后才发现,那并非阿罗憾的商队,而是一支从西域而来的小商队,约莫十个人,五峰骆驼,骆驼背上的货物看起来有些杂乱,几个伙计正围着一头倒地的骆驼,满脸焦急。为首的商人看到沈砚秋等人,立刻眼前一亮,快步迎上来,拱手道:“在下是从龟兹来的商户,名叫李三,敢问几位是这条商道的主事人吗?我们的骆驼崴了脚,又找不到水源,实在走不动了!”
沈砚秋松了口气,随即点头道:“我是沈砚秋,负责这条天山至草原的商道。你们别着急,附近不远处有汪古部的营地,能给你们补充水源,我再让顾先生帮你们看看骆驼的伤势。”
李三连连道谢,脸上的焦急散去不少。顾长风走到倒地的骆驼旁,蹲下身查看它的前腿,发现骆驼的脚踝肿得老高,显然是崴了脚。“问题不大,只是扭伤了。”顾长风道,让护卫去附近的草丛里找些“山萝卜”——也就是之前药老说的治跌打损伤的草药,“把草药捣烂,敷在骆驼的脚踝上,再用麻布包扎好,休息一日就能走动了。”
伙计们立刻按顾长风说的去做,李三则拉着沈砚秋,好奇地问道:“沈首领,这条新商道真的能通到中原吗?我们在龟兹听说天山雪线开通了新道,还以为是传言,特意过来试试,没想到真的遇到了你们!”
“确是真的。”沈砚秋笑着点头,“这条商道从高昌出发,翻天山雪线,再经草原各部,一路能到中原的河西走廊。沿途有驿站补给,还有部落护卫,比之前绕行沙漠安全多了。”
李三听得满脸激动:“太好了!之前走沙漠,不仅路途远,还常遇到沙匪,货物损失惨重。若是这条商道真的安全,我们以后就走这条道了!”
此时顾长风已经帮骆驼处理好伤势,起身对沈砚秋道:“骆驼没大碍了,让他们跟着咱们回汪古部营地休息,补充些水和食物,明日再赶路。”
沈砚秋点头应允,让明安派两个牧民帮忙照看骆驼,自己则带着李三等人返回汪古部营地。路上,李三不停询问商道的细节,从驿站的位置到部落的贸易规则,沈砚秋都一一耐心解答。得知沿途还有医疗站能看病,李三更是赞不绝口:“沈首领想得太周全了!这条商道若是能长久开通,咱们这些商户就有好日子过了!”
回到汪古部营地,明安让人给李三的商队准备了毡帐和食物。李三的伙计们喝着热奶茶,吃着风干肉,脸上渐渐有了血色。李三拿出一小袋葡萄干和几颗玛瑙,递给沈砚秋:“沈首领,一点薄礼,不成敬意。以后还要请你多多关照,我们回去后,定要告诉其他商户这条新商道,让大家都来走这条路!”
沈砚秋没有推辞,收下礼物,回赠了一匹绸缎:“以后咱们就是同道之人,互相照应是应该的。等你们到了乃蛮部营地,可以去医疗站歇歇脚,若是有需要补给的,也能随时找我们。”
次日一早,李三的商队便准备出发。骆驼的伤势好了不少,已经能正常行走。李三再次向沈砚秋和明安道谢,带着商队朝着乃蛮部营地的方向而去,驼铃声渐渐远去,带着对新商道的期待。
沈砚秋和顾长风站在营地门口,看着商队的身影,顾长风笑道:“没想到阿罗憾的商队还没消息,倒先迎来了第一支西域来的商队,这也算是新商道的第一个成功案例了。”
“是啊。”沈砚秋点头,眼中满是憧憬,“等李三回去后,定会有更多商户来走这条商道。再过些日子,等阿罗憾的商队顺利抵达高昌,这条商道就算真正站稳脚跟了。到时候,中原的货物能顺利运来草原,西域的特产也能便捷地运往中原,这条路上,定会驼铃声不断,商旅不绝。”
两人骑着马返回乃蛮部营地时,远远便看到营地门口围了不少人。走近一看,竟是秦十三带着两个斥候,牵着几匹战马,脸上满是喜色。“公子,顾先生,好消息!”秦十三快步上前,递过一封书信,“阿罗憾的商队已经顺利抵达汪古部边境的第一个驿站,特意让人捎信回来,说一路平安,货物也完好无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