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洒在绿洲上,昨夜的战斗痕迹仍未完全清理。空气中弥漫着焦土与草药混合的味道,提醒着每一个人战争的残酷。沈砚秋站在水井旁,望着忙碌的队员们,心中却在盘算着下一步的计划。
“昨夜我们虽然击退了敌人,但这只是暂时的。”顾长风走到她身边,低声道,“哈立德匪帮不会善罢甘休。”
沈砚秋点头:“我们必须主动出击,让他们知道我们不是好惹的。”
顾长风挑眉:“你有什么计划?”
“火焰陷阱。”沈砚秋一字一顿地说,“利用沙漠的地形和风向,给他们一个永生难忘的教训。”
计划制定
当天上午,沈砚秋召集了核心成员会议,详细阐述了火焰陷阱的计划。
“我们将在敌人必经之路——红柳沟——设下埋伏。”她指着地图,“那里两侧是高耸的沙丘,中间只有一条狭窄的通道,是天然的 funnel。我们可以在通道两侧的沙脊上布置火油和干草,等敌人进入后,顺风点火,形成火海,切断他们的退路。”
顾长风补充道:“同时,我们在红柳沟的入口和出口处布置弓箭手和长矛手,防止敌人突围。释一行负责预测风向和点火时机,白芷则在后方设立医疗点,救治可能的伤员。”
释一行点头:“根据星象和风向预测,明天傍晚将有西北风,风力适中,正好适合我们的计划。”
白芷担忧地说:“火攻虽然威力巨大,但也有风险。我们必须确保风向不会突然改变,否则可能会伤到自己人。”
沈砚秋坚定地说:“我们会做好万全准备。这一战,不仅是为了保卫绿洲,更是为了震慑敌人,让他们不敢轻易再来。”
准备工作
计划确定后,整个绿洲立刻行动起来。
队员们分成数个小组:
- 采集组:前往沙漠中寻找干枯的红柳、胡杨枝和干草,作为引火物。
- 制作组:将动物油脂和火油混合,装入陶罐和皮囊中,准备布置在沙脊上。
- 工程组:在红柳沟两侧的沙脊上挖掘浅沟,将火油罐和干草按一定间隔摆放,并用细沙掩盖,确保敌人不易察觉。
- 警戒组:在红柳沟周围布置哨点,监视敌人动向,防止他们提前发现陷阱。
顾长风亲自检查每一处布置,确保没有疏漏:“记住,火攻的关键在于时机和风向。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擅自点火。”
沈砚秋则在红柳沟的入口处观察地形,她发现沟底有一些低矮的灌木丛,可以作为天然的屏障,进一步阻碍敌人的前进。
“我们可以在这些灌木丛中埋藏一些绊马索。”她对顾长风说,“这样即使敌人想冲过去,也会被绊倒,给我们争取更多的时间。”
顾长风点头:“好主意。”
情感的暗流
忙碌的一天很快过去。傍晚时分,队员们陆续返回营地,准备休息,养精蓄锐迎接明天的战斗。
沈砚秋独自坐在沙丘上,望着夕阳,心中思绪万千。顾长风走过来,递给她一壶温水:“在想什么?”
“在想明天的战斗,也在想我们的未来。”沈砚秋轻声道,“我们已经走了这么远,经历了这么多。有时候我会想,如果没有这场战争,我们会是什么样子?”
顾长风微笑着说:“无论有没有战争,我都会在你身边。”
沈砚秋转头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温暖:“谢谢你,长风。”
顾长风凝视着她:“答应我,明天一定要小心。火攻虽然威力大,但也很危险。”
沈砚秋点头:“我答应你。我们都会平安回来。”
夜幕降临,营地渐渐安静下来。只有远处的哨点传来零星的脚步声,提醒着人们战争的阴影仍未散去。
敌人上钩
第二天下午,斥候回报,哈立德匪帮的大部队正朝着红柳沟方向移动,人数约有两百人,装备精良。
“他们果然上钩了。”顾长风嘴角露出一丝冷笑,“他们以为我们会像昨夜一样被动防御。”
沈砚秋深吸一口气:“传令下去,按计划进入埋伏位置。记住,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轻举妄动。”
队员们迅速行动,各就各位。弓箭手和长矛手埋伏在红柳沟的入口和出口处,火攻组则隐蔽在两侧的沙脊上,等待点火的命令。
释一行站在高处,密切关注着风向:“风向稳定,西北风,风力适中。”
沈砚秋点头:“好。”
陷阱启动
不久,敌人的先锋部队进入了红柳沟。他们小心翼翼地前进,显然吸取了昨夜的教训。
“再等等。”沈砚秋低声道,“让他们全部进入。”
当敌人的大部队完全进入红柳沟后,沈砚秋一声令下:“点火!”
火攻组的队员们迅速点燃火油罐和干草。在西北风的助力下,火势瞬间蔓延,形成两道巨大的火墙,将红柳沟的入口和出口封住。
敌人惊慌失措,纷纷试图突围,但被两侧的弓箭手和长矛手击退。沟底的绊马索也发挥了作用,许多骑兵被绊倒,陷入混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