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蔓延到布哈拉城下,黑沙盟的攻势一波接一波。城墙上的守军已经连续奋战数日,伤亡不断增加。沈砚秋站在临时医院的门口,看着源源不断送来的伤员,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救人。
"砚秋,我们的药材快不够了。"白芷焦急地跑来报告。
沈砚秋点点头,冷静地说:"把非急需的药材先集中到手术区,轻伤的士兵先做简单处理,我们要优先保证重伤员的救治。"
战场救治
沈砚秋亲自指挥着整个医院的运作:
分诊系统:
- 重伤员直接送往手术区
- 中等伤势的士兵接受必要处理后送往康复区
- 轻伤者由助理医护人员处理
"时间就是生命,我们必须争分夺秒。"沈砚秋对医护团队说。
手术安排:
- 同时开放三个手术台
- 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伤情
- 采用分组接力的方式保证手术连续进行
物资调配:
- 集中管理所有药材和器械
- 建立严格的领用登记制度
- 对关键物资实行定量分配
创新应对
面对物资短缺,沈砚秋展现了惊人的应变能力:
替代方案:
- 用煮沸的羊肠线代替稀缺的丝线
- 用干净的布条和木板制作简易夹板
- 用蒸馏法自制消毒酒精
- 用本地草药替代部分紧缺药材
"我们不能等物资,要学会在现有条件下创造条件。"沈砚秋说。
卫生防护:
- 建立严格的洗手制度
- 手术器械必须经过三次消毒
- 设立隔离区防止交叉感染
- 定期焚烧医疗废物
心理关怀
在救治伤员的同时,沈砚秋也非常重视心理关怀:
"痛是暂时的,你们很快就能重返战场。"她安慰一位年轻士兵。
她组织轻伤员照顾重伤员,让每个人都有事可做,这不仅减轻了医护负担,也让伤员们重新找到生活的意义。
昼夜奋战
连续三天三夜,沈砚秋几乎没有合眼。她的双手因长时间手术而颤抖,但她没有停下:
"只要还有一个伤员需要救治,我就不能休息。"
顾长风送来食物和水:"砚秋,你必须休息一会儿,不然你会倒下的。"
沈砚秋微笑着摇头:"我还能坚持,伤员比我更需要帮助。"
危机时刻
第四天清晨,黑沙盟发动了一次猛烈进攻,大量伤员同时被送到医院。沈砚秋立即调整策略:
"所有人进入紧急状态!能走动的伤员协助搬运,其他人准备手术!"
在她的指挥下,医疗团队迅速进入高效运作状态,成功应对了这次危机。
情感交流
战斗间隙,沈砚秋独自坐在帐篷外,望着远处的战场。顾长风走来:
"你为这座城市做出了巨大贡献,我代表所有人感谢你。"
沈砚秋微笑:"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每一个生命都同样珍贵,无论他是士兵还是平民。"
顾长风点头:"你的善良和专业,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战后规划
随着战斗暂时平息,沈砚秋开始思考战后的医疗体系建设:
"我们需要建立常设的医疗机构,不仅为战时服务,也为平时的百姓提供帮助。"
顾长风表示支持:"我会全力支持你的计划。丝绸之路需要不仅是安全和贸易,还需要健康保障。"
医者誓言
夜幕降临,沈砚秋站在医院帐篷前,望着满天繁星,默默许下誓言:
"无论战争与和平,无论富裕与贫穷,我都将尽我所能,守护每一个生命。"
她知道,自己的使命才刚刚开始。丝绸之路需要她的医术,也需要她的爱心。
在这个战火纷飞的夜晚,沈砚秋的身影显得格外高大。她用自己的方式,为丝绸之路的和平与繁荣贡献着力量。
喜欢丝路万里驼铃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丝路万里驼铃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