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了那片由周瑾凭借《星衍阵图》指引、以周天星斗之理安然渡过的移动碑林星海,眼前的景象陡然一变,从充满玄奥韵律的星辰幻境,坠入了一片凝固了万古死寂的废墟之地。
断壁残垣,如同巨兽的骸骨,匍匐在苍茫的大地上。焦黑的梁柱斜指向昏黄的天空,破碎的瓦砾堆积如山,依稀能辨认出曾经是宏伟殿宇、精巧楼阁的轮廓。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极其复杂的气味——有灵木彻底腐朽后的尘霉气,有奇异金属氧化后的锈蚀味,但最引人注意的,是那一缕缕虽淡薄至极、却历经无尽岁月仍未完全散尽的……药香。
这药香并非单一,而是千百种不同属性的灵植精华残留气息交织在一起,沉淀、发酵、变质后形成的一种独特“底蕴”,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此地昔日的辉煌与繁忙。
“这里……曾经是一处规模极大的炼丹重地!”林阳猛地停住脚步,身为丹峰翘楚,他对这种混合了无数药性残留的气息最为敏感。他几乎是本能地循着那最精纯的一丝药香残留,快步走向一片相对保存完好的、由某种暗红色、触手温润的“火浣石”砌成的残破墙壁。这种石材耐火性极佳,是上古丹房常用的建材。
墙壁内侧,并非光滑平面,而是镶嵌着几块颜色深暗如墨、表面布满龟裂痕迹的石碑。这些石碑与外界那些记录功法意境、剑道真意的碑文截然不同,上面刻录的,是密密麻麻、如同蚊蝇般细小的古老文字,内容全是关于各种奇花异草、灵木仙菌的药性辨析、生长习性、采摘时令,以及大量残缺不全、令人浮想联翩的丹方片段和控火心得。字迹古朴苍劲,许多药材的名称、描述乃至药性认知,都与现今青云宗丹峰传承的典籍存在明显差异,透着一种原始而磅礴的韵味。
“是上古丹修留下的传承碑!是真正的丹道源头之一!”林阳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他伸出微微发颤的手指,小心翼翼地抚摸着那些冰冷石碑上深刻入骨的刻痕,仿佛在触摸一段被尘封的丹道史诗。他立刻如同最虔诚的信徒找到了圣地,全身心地沉浸其中,如饥似渴地阅读、记忆、理解着那些早已失传在历史长河中的知识与智慧。
叶秋等人没有打扰他这份专注,默契地分散在周围,一边警戒着这片废墟可能潜藏的危险,一边也饶有兴致地观摩着其他尚存字迹的残碑,增长见闻,体会着上古修士在丹、器、阵、符等方面的不同风貌。
林阳在一块相对较大、上半部分却已碎裂缺失的残碑前,驻足良久,仿佛石化了一般。这块残碑的下半部分,主要记录着一种名为“融魂草”的、如今早已绝迹的上古灵植的详细特性——“其叶如墨,脉络似银,生于极阴之地,伴月华而长,性温润如玉,主滋养神魂,调和识海戾气,尤擅平复破境时之心魔躁动”。旁边还附有一段关于丹药炼制时追求“神识滋养”、“破境安宁”终极目标的模糊描述。
然而,最吸引林阳的,并非这些文字,而是镌刻在碑文一侧的几道复杂无比、仿佛活物般跳跃流转的古老“火纹”!这些火纹并非装饰,而是一种古老的“意符”,以独特的线条和韵律,记录着某种特定丹药在炼制过程中,对火焰温度、形态、能量灌输节奏的极致要求,是丹方中不可或缺的“灵魂”部分!
林阳的眉头紧紧锁在一起,仿佛遇到了千古难题。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在虚空中随着那些火纹的走向缓缓勾勒,周身微弱的丹火随之明灭不定,口中发出近乎梦呓般的喃喃自语:
“融魂草,性温润,主滋养神魂,调和识海……此乃定论。若以其为主药,炼制滋养神魂、辅助破境的灵丹,辅药当如何配伍?碑文提及‘定神花’、‘星辰泪’……不,不对!”他猛地摇头,眼神锐利,“定神花药性过于保守内敛,如寒冬覆土,虽能安神,却恐抑制药力发散;星辰泪则偏于寒凉寂灭,如夜空冰露,虽能镇魂,却与此火纹中段蕴含的那股‘温和煅烧’、‘激发潜能’的勃勃生机之意格格不入!上古丹修,思路绝非如此拘泥!”
他完全陷入了自己的丹道世界,外界的一切仿佛都已消失。时而低头沉思,指尖丹火幻化出各种药材虚影进行推演;时而抬头望天,眼神空洞,仿佛在与万载前的先贤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时而兴奋地以指代笔,在地上飞快地划出复杂的药性配伍图谱;时而又因推演陷入死胡同而困惑地抓挠头发,面露苦色。
团队成员早已习惯了林阳一旦陷入丹道推演便物我两忘的状态,只是静静地守护在侧,为他护法,同时警惕地感知着四周。石坚甚至默默地移动到一处制高点,魁梧的身躯如同磐石,警惕地扫视着远方。
时间在寂静中缓缓流逝,唯有林阳指尖丹火明灭的细微噼啪声,以及他时而急促、时而舒缓的呼吸声,打破了这片上古废墟的死寂。他的目光在残破的碑文、玄奥的火纹以及自身脑海中如同瀚海般的丹道知识库之间不断切换、碰撞、印证、再推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