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骨林外,灰白色的雾气如同凝固的死亡之息,无声地翻涌、流淌,将一切光线与声音都吞噬殆尽,只留下令人窒息的死寂与深入骨髓的阴寒。柳如霜怀抱她那柄古朴长剑,清瘦的身影倚靠在一块形似巨兽肋骨的惨白化石旁,冰晶般的眸子偶尔扫过那片吞噬了林风三人的、仿佛连接着九幽的迷蒙骨林,更多的则是落在那静立如磐石的五岁孩童背影上。她能感觉到,周遭空气中那股令人神魂不安的邪异气息正在加剧。
叶秋双眸微阖,并非休憩,而是将自身那远超同阶的神识催谷至极限,混合着“源初道纹”那洞悉本质的独特视角,如同最精密的深海探测器,艰难地穿透白骨林天然形成的能量迷障与神识压制,全力捕捉着深处那混乱而危险的波动。
在他的“感知”视野中,林风三人的情形清晰得如同亲见:
他们如同陷入了巨大的白骨迷宫,周瑾脸色煞白,汗如雨下,手中阵盘灵光黯淡,布下的几道简易阵旗在灰雾侵蚀下如同风中残烛,接连破碎。他徒劳地打出探测灵诀,反馈回来的只有一片令人绝望的混沌。
林阳早已没了平日的从容,他挥舞着一柄药铲,动作慌乱,对那无形的威胁毫无作用,只能不断抛出散发着清光的“清心辟瘴丹”和“驱邪符”,在三人周围形成一层薄弱的灵光护罩。但护罩在某种无形力量的冲击下剧烈波动,明灭不定,他脸上的惊恐随着丹药的快速消耗而不断加剧。
最狼狈的是林风。他道袍被撕裂数处,发髻散乱,脸上再无半分平日的温文尔雅,只剩下焦躁、愤怒与一丝逐渐蔓延开的恐惧。他施展的各种道法——火球、风刃、土墙——轰击在四周,却如同泥牛入海,只能激起雾气更剧烈的翻涌,反而引来了更多隐晦的、充满恶意的窥视。他嘶声力竭地呵斥着,指挥着,却只是让队伍更加混乱。一种冰冷刺骨、仿佛能冻结灵魂的触感,已经开始悄然侵蚀他们的护体灵光,直透神魂深处!
“是‘蚀魂幽影’!”叶秋心中凛然。这种秘境孕育的诡异存在,无形无质,专以生灵神魂为食,物理攻击近乎无效,寻常五行法术也难以对其造成实质伤害,在此地煞气环境中更是如鱼得水。它们的数量……正在不断增加,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鲨鱼,从四面八方的白骨阴影中悄然汇聚,形成了一个致命的包围圈。
死亡的气息,如同不断收紧的绞索,勒得林风三人几乎喘不过气。林阳眼中已满是绝望,周瑾面如死灰,连林风嘶吼的声音都带上了颤抖的哭腔,那是一种濒临崩溃的恐惧与深入骨髓的悔恨!
“他们撑不过三十息。”柳如霜清冷的声音在叶秋耳边响起,她握剑的手指关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即便隔着浓雾,她那敏锐的剑心也清晰地感受到了那股滔天的凶戾与死亡逼近的寒意。
叶秋缓缓睁开双眼,眸中清澈如初,没有丝毫的幸灾乐祸或犹豫不决。他看了一眼柳如霜,那目光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力,仿佛早已权衡过一切。
“同门之谊,是基石。见死不救,非我道。前嫌与否,是私怨,可容后议。此刻,他们是青云弟子,陷于危难,有能力,则当救。”他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如同金石坠地,带着一种超越个人情感的、基于宗门大义与根本原则的冷静判断。这不仅是对柳如霜的解释,更是对自己内心准则的确认。周瑾、林阳本性不坏,林风虽有过,但其罪不至死,折损于此,是宗门的损失,亦非他所愿见。
柳如霜眼中那冰封的湖面,似乎有极淡的涟漪荡开,她没有说话,只是微微颔首,周身那内敛的剑意瞬间变得凝练如实质,表明了她的态度——同往。
“蚀魂幽影,其核心是一点高度凝聚的阴煞‘魂晶’,畏纯阳雷音之高频震荡,惧极致凝聚的破邪锋芒,厌磅礴生机之冲击。”叶秋语速极快,思路清晰,“我有一式‘真言雷音’,可模拟纯阳律动,震荡其魂晶,使其形体短暂显化、僵直。但此法需近身施展,且效果只能维持一瞬。”
他看向柳如霜,目光锐利:“柳师姐,你的剑意至纯至锐,蕴含无上破邪之能,是斩杀此獠的关键。在我雷音响起、幽影显形的刹那,需以你最快的剑,最准的意,一击贯穿其魂晶!时机稍纵即逝,不容有失!”
“可。”柳如霜的回答依旧简洁,但那双清冷的眸子中,已燃起了凛冽的战意。她明白,这将是一次极致的配合,是对她剑道修为的严峻考验。
“跟紧我,步法需与我神魂波动同步,踏错一步,便会陷入迷阵更深,万劫不复。”叶秋最后叮嘱,随即身形一动,竟如一片毫无重量的落叶,悄无声息地飘入了那浓得化不开的灰白雾霭之中。他的步伐看似随意,却暗合某种玄奥的韵律,每一步都精准地踏在迷阵能量流转的间隙之上。
柳如霜心领神会,人如鬼魅,紧随其后,她的气息与叶秋的步伐完美契合,仿佛化为了他的一道影子,两人一前一后,如同利剑般刺入了白骨迷林的核心区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