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是王助,一个看起来有些腼腆的年轻人,却在电子领域做出了突破,他改良的无线电发报机,让远程通讯的效率和稳定性大大提升。
唐启拍拍他的肩膀,声音里带着赞许:“王先生,后生可畏!好好干,以后咱们的天地,广阔得很!”王助激动得脸通红,用力地点着头。
还有冯如,那位早在海外就闻名遐迩的飞行器专家,如今也被请了回来,头发已经花白,但精神矍铄。
唐启对他格外敬重,双手握住老人的手,弯下腰,几乎是耳语般地说道:“冯老,天空的事,就拜托您和您的学生们了。咱们不能总是看着别人的飞机在头上飞。”冯如重重地回握了一下唐启的手,一切尽在不言中。
一个个名字,一项项成就,唐启都如数家珍,他和每一位获奖者都能聊上几句专业的内行话,这更让在场的所有科技工作者感到震惊和温暖。
颁奖仪式持续了不短的时间,但没人觉得冗长,每个人都沉浸在这种被崇高荣誉和国家期望所包裹的氛围里。而这一切,还只是序幕。
大会的主要议程结束后,唐启又引领着重要的与会嘉宾和部分市民代表,来到了大会堂旁边临时搭建的一个小型展览厅。这里,才是真正让所有人瞠目结舌、感觉仿佛一步踏入了未来的地方。
展览厅门口,就立着一个怪模怪样的东西,像个巨大的、用金属丝编织成的网状盘子,斜斜地指向天空,旁边还有一堆复杂的线圈和仪表。牌子上写着两个大字:“雷达”。
负责讲解的是一位年轻的工程师,他尽量用通俗的语言解释着:“这个装置,能发射出一种看不见的电波,遇到远处的物体,比如飞机、舰船,就能反射回来,咱们通过计算时间差,就能知道它们的方向和距离,哪怕是黑夜里、大雾天,也躲不过它的‘眼睛’!”
人群里立刻发出了一阵抑制不住的惊叹。“我的老天爷,这不是成了千里眼顺风耳了嘛?”“这要是装在沿海,那敌人的船还没靠岸,咱不就先晓得喽?”
喜欢1910铁血滇云,开局差点饿死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1910铁血滇云,开局差点饿死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