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当德国代表冯·施佩伯爵乘坐的专列由贵阳缓缓驶入昆明火车站时,整个站台已经被清空。唐启亲自前往迎接,两人在戒备森严的车厢里进行了长达四个小时的密谈。
冯·施佩是个典型的普鲁士军人,身材挺拔,灰白的头发剪成标准的平头,左眼上有一道明显的伤疤。他用带着浓重德语口音的英语说道:“总督先生,德皇对您提供的武器非常满意。特别是那些改良后的马克沁机枪,在东部战线发挥了巨大作用。”
唐启微笑着递过一杯威士忌:“伯爵阁下远道而来,想必不只是为了表达感谢吧?”
冯·施佩接过酒杯,冰块在琥珀色的液体中发出轻微的碰撞声:“直说吧,欧州的战事很不利,我们需要更先进的武器。”
唐启故作惊讶地挑眉:“伯爵阁下,我们新开发了一款飞机,我称为它为战斗机,不过这种飞机还在测试阶段...”
"五万银元。"冯·施佩直接打断了他,“买外观设计图。另外一万银元一台,进口发动机。”
唐启摇晃着酒杯,看着杯壁上凝结的水珠缓缓滑落:“伯爵阁下,您知道这种飞机如果投入战场意味着什么吗?”
冯·施佩的独眼中闪过一丝狂热:“意味着我们可以迅速突破协约国的防线!意味着巴黎将在两周内陷落!”
唐启放下酒杯,声音突然变得严肃:“不,伯爵阁下。这意味着成千上万的士兵将在燃烧的飞机残骸中丧生,意味着战争将变得更加残酷。”
车厢内一时陷入沉默,只有火车引擎在远处发出低沉的轰鸣。
冯·施佩的表情变得复杂起来,他深吸一口气:“总督先生,您是个理想主义者。但战争就是战争,如果我们不这样做,英国人、法国人就会用同样的方式对付我们。”
唐启望向窗外,昆明的雨幕中,几个衣衫褴褛的苦力正冒雨搬运货物。他想起穿越前读过的历史,一战将夺去上千万人的生命,而龙国却无法从中获得任何实质性的利益。
"我可以答应您的要求。"唐启最终说道,“但有两个条件。”
冯·施佩立刻坐直了身体:“请讲。”
“第一,德国占领的龙国附近岛屿主权一并转交西南政府,我说的倭国海域、马来海域、新西兰等远东的德国殖民地,以及那些德国在远东无法照顾到的岛。”
冯·施佩皱眉思考了片刻:“这个...我需要请示柏林。”
"第二,"唐启继续说道,声音变得更加坚定,“德国必须归还1897年强占的胶州湾,并放弃在山东的一切特权。”
冯·施佩的脸色变了:“这不可能!胶州湾是我们的远东基地!”
唐启冷笑一声:“那伯爵阁下就请回吧。我相信英国人会对这种能携带100公斤炸弹、飞行速度180公里的战斗机很感兴趣。”
冯·施佩的独眼中闪过一丝惊恐。他当然明白这种飞机对战场意味着什么,烈日要塞的钢筋混凝土工事在俯冲轰炸面前将不堪一击,而英国皇家海军引以为傲的战列舰也将面临来自空中的致命威胁。
"我需要发电报请示。"冯·施佩最终妥协道,声音中带着明显的不甘。
唐启站起身,整理了一下军装:“当然。不过请记住,时间不等人。每拖延一天,协约国的马恩河防线就会更加稳固。”
当唐启走出车厢时,雨已经停了。昆明的天空呈现出一种清澈的蓝色,阳光透过云层洒在湿漉漉的站台上,折射出七彩的光芒。秘书快步迎上来,低声问道:“总督,谈得怎么样?”
唐启深吸一口雨后清新的空气,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告诉王助和冯如,准备两份图纸。一份给德国人,另一份...我们留着自用。”
秘书愣了一下,随即恍然大悟:“您是要...”
"欧洲的战争才刚刚开始。"唐启望向远方,目光似乎穿透了时空,“而我们,也要开始准备自己的战争了。”
回到总督府后,唐启立即召集军工部门的负责人开会。宽大的会议室里,十几位工程师和军官围坐在长桌旁,墙上挂满了各种武器设计图和战略地图。
"从今天开始,兵工厂实行三班倒。"唐启站在地图前,用指挥棒指着西南各省的位置,“步枪月产量提高到十万支,机枪一千挺,火炮两百门。另外,航空工厂要加快新型战斗机的生产速度。海军自己抓紧训练和造舰计划。”
一位年长的工程师犹豫道:“总督,这样大规模扩产,原材料恐怕跟不上...”
唐启的指挥棒移向缅甸和越南的位置:“不用担心,很快我们就会有新的原料来源了。”
会议室里的众人面面相觑,不明白总督话中的含义。只有秘书露出了会心的微笑——他太了解这位年轻总督的手段了。
果然,第二天清晨,英国领事馆就派人送来了紧急信件。朱尔典公使请求再次会面,语气比上次恭敬了许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