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特意停顿,指着方中剂量强调:“你看此方,药性多为轻清宣透、凉而不遏之品,无大辛大热之燥烈,亦无大苦大寒之凝滞。用量皆轻,如薄荷仅用一钱,银翘各用三钱。此正合‘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之旨。用药如用兵,遣轻骑以解表热,而非用重兵猛攻,以免伤及无辜之正气。这种举重若轻的治法,正是应对小儿疾患的精髓所在。”
开具处方后,祖父并未结束诊疗。他深知病家焦虑与护理的重要性,又细致嘱咐妇人:“可用鲜梨皮、带须葱白、白萝卜片三味,煎汤代茶,稍凉后频饮,能助清热生津,宣肺解表。再用温水浸湿软巾,拧至半干,轻轻擦拭孩子额头、颈后、腋窝、肘窝等血管丰富之处,助其物理降温,散散热邪。切记,此时腠理已开,务必避风,不可再贪凉受寒,衣物需适中,以手足温暖、微汗出为度。”
两日后,豆子母亲再次携子前来复诊,脸上已不见了之前的愁云惨淡,满是如释重负的喜悦:“林老先生,神了!真是神了!吃了您一剂药,当晚就出了身透汗,热就退了大半!昨儿又服一剂,今早起来热已退净,精神头也好了,咳嗽也轻多了,就是胃口还差些,不太想吃饭。”
祖父复诊,见豆子虽仍有些病后倦容,但眼神清亮,已能好奇地打量药柜,舌红转淡,苔微薄白,指纹紫红已退,趋于红活。遂于原方中去掉薄荷、牛蒡子等解表疏风之药,稍加炒谷芽、陈皮两味,健脾开胃,助其生化之源,以收全功。
看着豆子依偎在母亲怀中,渐渐恢复往日的生气,甚至偷偷伸手想去抓案上的脉枕,林闻溪的心中涌起一股复杂而深刻的感触。他不仅亲眼见证了小儿外感疾病的急骤传变与“易寒易热”的特性,更深深体会到祖父在诊疗过程中所展现的那种极致谨慎、轻灵巧思的用药智慧,以及那份超越医术、对稚弱生命充满呵护与关爱的仁心。诊治小儿,果真如同呵护风雨中初生的嫩苗,需有洞悉微毫的慧眼,更需有春风化雨般的温柔与耐心。这堂生动的课,比诵读十卷医书更让他刻骨铭心。
喜欢针途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针途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