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闻溪看着那小块深色的药材,如同看着一个浓缩的苦海,心中生出怯意。但在祖父沉静而充满鼓励的目光下,他深吸一口气,闭上眼,勇敢地伸出舌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轻轻点了一下。
刹那之间,一股无法用言语形容的、纯粹而霸道的苦味,如同火山喷发,海啸席卷,瞬间湮没了他所有的味觉!那苦,不仅在于舌,更直冲脑门,下贯咽喉,苦得他灵魂都在震颤,眼泪不受控制地夺眶而出,他忍不住干呕了一下,小脸惨白,仿佛经历了一场酷刑。
祖父立刻递上清水让他漱口,又塞给他一片甘草。甘甜缓缓化开,如同救赎的泉水,渐渐将那无边的苦海逼退。“好孩子,记住这滋味。”祖父轻拍他的背脊,声音充满了怜惜与赞许,“此乃泻火解毒之代价,亦是医者需为病患承担之重。日后若见病者面红、苔黄、口苦、咽干,便知需以此等大苦大寒之品,直折其燎原之火。”
林闻溪含着甘草,许久才从那股毁天灭地的苦味中缓过神来。他心有余悸地望着那块小小的黄连,眼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敬畏。这看似不起眼的黑色块垒,竟蕴含着如此可怕的力量。
日光西斜,光影在堂内缓慢移动。祖孙二人静坐于百子柜前,一味药,一味药地开启、品尝、感受。祖父不仅解说其味,更阐释其“气”(寒热温凉),勾勒其所能平息的体内“战乱”(主治功效)。
林闻溪小小的感官世界,被这些强烈的滋味彻底冲刷、重塑:甘草的甘甜是宽厚的土地,山楂的酸涩是消融积滞的细雨,生姜的辛辣是驱寒的火焰,白芷的芳香是通窍的清风,石膏的寒冽是扑灭炽热的冰雪,黄连的苦涩是涤荡邪毒的烈火……各种气味与感觉在空气中交织,在他口中轮回,如同为他空白的心田,描绘出一幅最初的中医哲学图谱:天地万物,皆具偏性;医者仁心,在于察其偏颇,以药石之偏,纠人身之偏,最终,复归于那个微妙而珍贵的“中”字。
这一下午的百草滋味,已不仅是一次认知的启蒙,更是一场深入骨髓的感官仪式,将“四气五味”、“阴阳平衡”的种子,以一种最原始、最深刻的方式,烙印在他的生命记忆之中。
喜欢针途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针途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