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他眼神复杂,欲言又止,最终只是低声道了一句“保重”,便转身离开了。
秦玥慢慢拆开信封,展开信纸。上面是孙知言那笔熟悉而挺拔的字迹:
玥儿亲启:
展信之时,恐已山河远隔,再见无期。然笔墨所至,句句皆自肺腑,望卿知晓,亦盼卿勿笑我痴妄。
忆昔相逢于石城,卿尚年幼,然灵秀天成,眉目如画,惊鸿一瞥,便教星月失辉。春日赏花,夏夜观星,点滴岁月,早已镌刻于心。
吾心暗许,非止一日,常妄想着,他日若得金榜题名,必当禀明父母,三书六礼,凤冠霞帔,迎卿入府,举案齐眉,愿以余生相托,护卿一世周全。
然世事如棋,人如棋子,各有各路,殊途难合。今家逢变故,母病需远行,前路茫茫,归期难定。
兼之卿志在杏林,济世救人,吾心向往庙堂,匡扶天下,恐难两全。此生虽无缘相守,然卿之笑靥,卿之聪慧,卿之良善,早已刻骨铭心,永世难忘。
此去经年,山高水长。唯愿卿此后:平安喜乐,顺遂无忧。此生若能得知卿安好之讯,于愿足矣。
临纸怆然,泪落沾襟,不知所言。千般情愫,万般不舍,终难尽诉。
惟愿清风代我见,明月长照卿颜。
孙知言 顿首
秦玥一字一句地读完,整个人都呆住了,她只觉得脑子里乱哄哄的,一片空白。
她从未想过,孙知言在信里会对她说这些话。
她更不知道,孙知言对她,竟然藏着这样的心思。
在她心里,他一直都是那个学识渊博、待人温和的知府家小公子,是和阿土、刘昌一样重要的朋友。
这突如其来的剖白心意,让她心慌意乱,不知所措。
她拿着那封信,仿佛拿着一个烫手的山芋,藏也不是,看也不是。
她心乱如麻,不知该如何处理这份沉重而意外的情感。
最后,她只能匆匆将信纸折好,连同之前孙知言送她的那幅画,一起小心翼翼地藏进妆匣的最底层,仿佛这样就能暂时将烦恼也封锁起来。
等到晚上,她拜托秦熙今晚带着阿依睡一晚。
然后,她悄悄将母亲隋安儿喊到了自己的房间里。
关上房门,她将那封信和那幅画拿给母亲看。
隋安儿起初不明所以,接过信仔细看完,也是大吃一惊。
但惊讶过后,她细细品味信中的措辞,却又不得不被孙知言的君子之风和克制所折服。
信中没有丝毫轻浮孟浪,只有真诚的倾慕、清醒的认知和美好的祝愿。
她放下信纸,看向眼神慌乱无助的女儿,柔声问道:
“玥儿,告诉娘,你自己是怎么想的?”
秦玥茫然地摇摇头,小脸上写满了困惑:“我不知道,娘,我从来没往这方面想过。”
隋安儿想了想,换了一个方式问:“那孙知言和阿土,在你心里,谁更重要一些?”
这个问题似乎简单很多,秦玥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立刻坚定地回答:“当然是阿土哥。”
隋安儿看着女儿毫不犹豫的反应,心里顿时明白了七八分,她笑了笑,安抚地搂住女儿的肩膀:
“娘的玥儿还小呢,心思单纯,不懂这些男女之情也是很正常的。”
“不必为此事焦虑,更不必觉得有什么负担。你就安安心心长大,顺其自然,等你再长大些,经历得多些,自然就懂了。”
秦玥似懂非懂,追问道:“那我就不用管这封信了?就当没收到过?”
隋安儿点点头:“嗯,不用特意去回应什么。孙知言他是个聪明通透的孩子,他在信里也说得很明白了,他知道你们的路不同。”
“他留下这封信,或许并非要你一个答复,只是不想给自己留下遗憾罢了,你们或许以后都不会再见了。”
听到“以后都不会再见了”这句话,秦玥心里忽然涌起一股强烈的不舍和难过。
就算他没有阿土哥重要,可他也是她很重要的朋友啊。
她靠在母亲怀里,闷闷地说:“娘,我心里难受,为什么人和人总要分开呢?为什么不能一直在一起?”
隋安儿轻轻抚摸着女儿的头发,声音温柔而带着一丝历经世事的感慨:
“娘亲小时候,也有一个非常非常要好的手帕交。我们同吃同睡,无话不谈,好得就像一个人。那时候我们还天真地约定,以后嫁人就要嫁给兄弟俩,这样就能一辈子在一起,永远不分开。”
她的目光变得悠远,陷入了回忆:“但后来,我遇见了你爹,嫁给了他。而她,也遵从父母之命,嫁给了另外一户很好的人家。”
“我最后一次见她,是在她的回门宴上,那时我们还拉着手,约定下次一起去逛新开的绸缎庄,要挑一样的花色做裙子。”
“可是婚后各有各的忙乱,各有各的生活。就这样,慢慢地,失去了联系,再也没有见过面。”
她收回目光,看着女儿,语重心长地说:“玥儿,娘以前总觉得分别一定要像画本子里写的那样,轰轰烈烈,折柳相送,洒泪而别。”
“可活到现在才知道,这世间的离别,大多就发生在身边最平常的时刻。可能是在某个阳光很好的下午,说完一句‘下次再见’后,结果再也没有相见;可能是一次寻常的出门,一次平静的搬迁……离别无处不在。”
“但是,玥儿,”她捧起女儿的脸,认真地说:
“离别并不一定是坏事。它意味着变化,意味着成长,意味着每个人都要走向自己该去的方向。你不能去抗拒它,你要学会慢慢地接受它,这也是长大必须要学会的一课。”
秦玥听着母亲的话,心里似乎明白了一些,但那股浓浓的离愁别绪和对友情的不舍,依旧沉甸甸地压在心口,让她无法释怀。
她低声嘟囔:“可是……接受离别,真的好难啊……”
隋安儿见女儿这样,知道有些心结需要时间来化解,言语的安慰有时显得苍白,便没有再过多劝解,只是温柔地叮嘱她好好休息,便起身回自己屋去了。
有些事,总要靠自己去慢慢体会、消化和理解。
喜欢奴籍之下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奴籍之下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