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律桂知道的事,萧律言很快也知道了。
“爸,大伯家的小孙子,放鞭炮被炸伤了手。不过及时去医院处理好了,大伯打电话回来责问,是不是我们没去上坟。”
在座的人面面相觑。
这人是迷信呢还是不迷信呢?说他迷信吧,可他一家人没有一个人回来上坟。说他不迷信吧,出事儿了,首先想到的是问上没上坟。
萧妈啧一声:“他要是不放心,自个回来去跪拜,烧多点纸钱,放多点鞭炮,虔诚点,祖宗会保佑他们的!”
萧爸皱眉:“他骂你四叔了?”
萧律言:“没有,打电话给四叔,但是是律桂哥接的电话,他是质问来着,被律桂哥怼回去了。”
萧律桂跟萧振业可不一样,他可不会顾及什么屁长辈身份,不爽他就怼!
大过年的,责问他们上没上坟,有点脾性的人都怼他,找骂!
这是家事,蒋博和覃知行不好表达什么,静静看电视。
怎么现在的春晚,小品都不搞笑了!真尴尬!
萧爸叹息,吩咐道:“孩子没危险了就好,不用理会他们了。”
萧爸的态度让萧律言很满意!不是他不乐意与大伯一家有接触,是他们家人太无厘头了。
到了凌晨十二点,耳边尽是鞭炮声。还好房间隔音效果挺好,否则安宝要被吵醒了。
每当震天的鞭炮声响起,就预示着新的一年开始了!
“新年快乐!”大家互相问候。
无论过去的一年是苦是乐,新的一年已经开始!过去的翻篇,未来的正在谱写!
萧家村的习俗,过了凌晨要去祭拜社坛,萧妈早早准备好了祭品。
“阿姨,我们可不可以去?”蒋博还挺好奇的,他们家祖辈住城里,城里破四旧的时候,连土地公公庙都没有了。
萧妈笑道:“你们想去就去,社坛不是宗祠,外乡人也可以祭拜的,没人会说什么的。”
祭拜不会有人说什么,村民反而会觉得有外乡人祭拜,社坛更灵。以前付晨也和萧律言一块去祭拜的。
萧律言提着祭品,覃知行扛着鞭炮,蒋博打着手电筒,三人踩着迎接新年的鞭炮声走在乡村小道上。
村里主道装了路灯,小路没有,得打手电筒才行。
社坛设立在村口,与萧律言家有一段距离,一路上萧律言给他们讲关于社坛的故事。
“啊,还有两个村子共用一个社坛?我以为社坛像土地公公庙一样,一个村一个呢!”蒋博惊讶道。
萧律言说:“我以前也以为是这样啊,后来听老人讲古才知道,还有两个村子共用一个的。
我奶奶说,以前大家太穷了,只有能力建一个,就共用了。后来生活条件好了,祭拜了那么多年,分开又担心不灵验了,就继续共用一个社坛了。”
覃知行没说话,他一手扛鞭炮,一手牵着萧律言。
蒋博好奇的问:“你们村里有社坛,怎么还有祠堂,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啊!”
说话间,萧律言的脚突然踩到不明移动物,崴一下差点摔了,还好覃知行揽住了他,“小心点,蒋博你在前面,别走那么快!”
“哎,不好意思,哈哈。”蒋博拿着手电筒在前头负责打光,谁想到后面两人走那么慢哩。
果然,谈恋爱的人就是磨磨唧唧的。
萧律言说:“祠堂是属于同姓同宗的本族人啊!社坛是属于村子。不过也不是都有祠堂,我们村有几个姓,但是有祠堂的只有我们萧姓。”
关于祠堂,覃知行听说过:“祠堂是南方地区特有风俗,是宗族文化的体现,北方很少有。”
说话间,三人来到了社坛。
萧家村社坛前些年翻新了,主体都用瓷砖贴好,外边平地原来是泥地,翻新后也用水泥混凝土铺上,扶栏,排水沟等等都规整得很好。
此时地面都是鲜红的鞭炮纸,看着挺壮观的。
哇,太多人祭拜了,先来后到,只能排队。都是鞭炮声,没法正常交谈。
等他们祭拜好,回到村里,耳朵还是嗡嗡嗡的感觉。
大家放鞭炮太疯狂了!
回到家,萧律言给祖宗敬茶,上点心,又到院子里放了鞭炮。
如此,过年一整套的祭拜仪式才完成。
此时,春晚早已经结束,大家也该睡觉了。
蒋博第一次体验这样的过年风俗,感觉挺有意思的。与之对比,在城里吃顿年夜饭就算过年的仪式,简单得粗暴。
入睡前萧律言问覃知行:“觉得我们祭拜仪式奇怪吗?”
覃知行将人抱入怀里,“不会,你们这些还算简单,有些地方仪式更复杂。”
“蒋博就被惊到的样子!”
“他见识少!”
萧律言嘿嘿嘿的笑。
“睡吧,明天不是要早起吗?”覃知行轻拍萧律言的背,像哄安宝入睡一样哄他。
这个点,确实有些困了。外边鞭炮声震天响,但房间关了门窗,鞭炮声就不太明显了,萧律言很快睡着了。
翌日一早,萧律言就起来了,这次起得跟安宝一样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