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理论上,
外国商人需遵守太平天国的贸易法令,领取通关文书和缴纳关税。并且不得携带武器或违禁品,尤其是鸦片。
但是实际上,阿里国等人听从了李世安的建议,不携带鸦片、不传教。其他的太平军根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至于原因,
自然是太平天国这个时候已经出现腐败了,还有就是争权夺利。
最明显的就是顶层。
杨东王日益跋扈专权。
下面的人根本不是铁板一块。
两三个洋人,带几个翻译,就能进入太平天国辖区推销武器。
理论上,
商船必须持有有效的通行证,并在指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交易。
但是下面的人有了自己的想法之后,这些通行证和地点就难说了。
直接影响这件事情的,
还是冯文茂部,一万多人撤离江阴,沿长江撤退,再次打下了扬州城。
再次与天京、镇江形成三角防御。
与天京取得了直接联系。冯文茂因此被封崇义侯,官居春官正丞相。
春官正丞相:负责民政管理和战略防御,确保后勤供应。
也就是说,
冯文茂掌握着扬州军政大权。
这个位置原本是胡豫王的。
胡豫王封王之后就空闲了下来。
冯文茂在南下大军惨败的时候,主动收拾残局,保住了兵力。
还夺回了放弃的扬州。
把局面控制到了曾立昌南下之前,洪天王自然要奖赏他了。
当然,这也是洪天王看在冯文茂姓冯,同时也不是杨东王的人份上。
冯文茂这些人升官了,独自逃回天京的许宗扬自然就倒霉了。
直接被东王关押。
不过,没死。
……
这些看似与李世安顺利抵达荆楚省没有一丁点关系,但实际有关。
原因很简单。
冯文茂(实际上冯素贞)的这一支主力,强大的步枪火力,
打的江北大营抱头鼠窜。
琦善去世后,接任江北大营的钦差大臣,江宁将军托明阿差点被贬。
这不仅是冯文茂这些人变强了,也是与太平军相安无事多时,安稳在江北大营的清军,很不适应强大的火枪。
还是托明阿紧急联系怡良,怡良调苏军两千多人支援才稳住局面。
要不然,
江北大营提前就被攻破了。太平军也是在这个时候,更加重视洋枪。
所以,洋人的船只、各地商人的船只,这才更加自由通航了。
有这些船只自由通航,
那么封锁的缺口自然少不了。
李世安同时拥有各方的关系,快速抵达荆楚省,自然也就更容易。
韦俊分析李世安能快速抵达,自然也是知道了一些消息的。
也是对天京的一些不满。
他早就想对付李世安了。
无奈高层的计划根本没有东进和南下,之后南下时他也在西征路上。想给哥哥报仇的心思,就这样憋了两年。
现在终于有机会对付李世安了,
他自然也就迫不及待。
对于韦俊报仇心切,秦日纲自然也是理解的,只是他心中有些疑虑:“韦国宗,本王不是这个意思。”
“我不是不相信李世安出现这件事,而是怀疑这个消息的图谋!”
“管他什么意图!”韦俊报仇心切:“李家清妖什么意图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出现了!”
“他要赴任,就一定会经过金口!”
“现在去金口,一定能拦住他,至少也能灭了他收复武昌的主力!”
“天京传来了消息,李家清妖有六个月期限,现在已经过去一个月了。”
“就算在金口杀不了他,也能让他没有力量组织军队收复武昌!”
“以鞑子朝廷的规矩,只要他没有按时完成指令,必定会被革职查办!”
“至少也是降职留任。”
韦俊有条不紊的说道:“到时候咱们才能更好的对付他不是?”
“虽然他是咱们的敌人,但是他的强大有目共睹,一旦让他在荆楚省站稳脚跟,咱们西征大业只怕就麻烦了!”
“你说的这些不是没有道理!”秦日纲一脸严肃的看着韦俊,“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对方是调虎离山?”
“你只顾着关注李世安…。”
“却没有注意到另一个信息!”
“什么信息?”韦俊一脸不悦,明显是认为秦日纲在制止他报仇。
“龟缩在德安的原湖广总督杨霈动了…。”秦日纲脸色复杂的说道:“他这人虽然能力不行,但也纠集上万人!”
“如果李世安在嘉鱼县的消息是假的,一旦你把主力带去了金口,李世安又混在杨霈的军队里面攻打武昌…。”
“你觉得到时候武昌会怎么样?”
秦日纲的话,让韦俊脸色瞬间僵住,他们这附近一共才两万人。
如果带走一万主力…
那么他们就只剩下一万人(大部分是补充的新兵)分守9个城门。
到时候,
如果李世安真的混在杨霈的上万大军里头,他们真的很难守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