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存者偏差?”
“对。二战时,军方想加强飞机的防护,他们研究了所有安全返航的飞机,发现机翼上弹孔最多,于是决定加固机翼。但一位统计学家却说,你们错了,最应该加固的,是那些没有弹孔的地方,比如驾驶舱和油箱。因为那些地方中弹的飞机,根本就没能飞回来。”
“投资也是一样。”她的声音,带着一种洞穿一切的智慧,“你现在,就是那架安全返航的飞机。你看到了自己成功的原因,也就是你机翼上的‘弹孔’——你的学习,你的纪律,你的逆向思维。但你很容易忽略掉,你之所以能成功,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你的‘驾驶舱’和‘油箱’,没有被击中。”
“这一次,你面对的,是一个相对简单的‘单边牛市’。市场的逻辑很清晰,就是向上。你只需要选对一个好公司,然后拿住,就能赚大钱。但真实的市场,比这要复杂得多。它会有风格的轮动,会有板块的分化,会有黑天-鹅,会有政策的突然转向……这些,都是可能击中你‘驾驶舱’的致命子弹。”
“你现在,只是学会了如何在晴天里开船。但你还没有学会,如何在暴风雨中,在迷雾里,甚至在冰山之间航行。你对市场的认知,还远远不够。所以,不要骄傲,更不要急于回到市场。你的修行,才刚刚开始。”
苏晚晴的话,像一记警钟,将我从“幸存者”的沾沾自喜中,彻底敲醒。
是啊,我只是在一个最简单的“新手村”里,打赢了一只小boss而已。外面的世界,还有无数更强大、更狡猾的对手,在等着我。
我这点微不足道的成功,根本不值一提。
我收起了所有的骄傲,继续沉下心来,过我的“慢生活”。
我顺利地拿到了驾照。我买了一辆最普通的国产车,开始带着我爸妈,在周末去青石市周边的郊区游玩。
我的厨艺,也大有长进。我已经能独立做出一桌像样的家常菜了。
我甚至,在健身房里,认识了一个爱笑的女孩。她是一名瑜伽老师,我们有很多共同的话题,关于健康,关于生活,关于未来。
我的生活,似乎正在朝着一个普通人最幸福的方向,稳步前进。
股票,这个词,好像已经离我的世界,越来越远。
然而,我知道,那团火,在我心里,从未熄灭。
我只是在等待,等待一个新的时机,等待下一次的挑战。
股灾之后,市场进入了漫长的修复期。成交量萎靡,人心涣散。所有人都谈股色变。
而我,却在这个所有人都离场的时刻,悄悄地,重新把交易软件,装回了我的电脑。
我没有急于交易。
我开始用我全新的视角,去重新审视这个满目疮痍的市场。
我不再去寻找下一个“青石光科”,不再去幻想抓住下一个百倍牛股。
我开始关注那些在股灾中被错杀的、基本面依然稳固的蓝筹公司。
我开始研究那些在熊市中,依然能够逆势增长的细分行业。
我开始学习,如何在这种流动性枯竭的市场里,进行防守和布局。
我感觉,我的“道”,正在经历一次全新的升级。
从之前的“进攻”,转向了“防守反击”。
从寻找“弹性”,转向了寻找“确定性”。
这天晚上,苏晚晴突然约我吃饭。
地点,是一家非常低调的私房菜馆。
席间,她告诉我,她准备离开青石市了。
“离开?”我心里一紧,“去哪儿?”
“回江南。”她淡淡地说,“在这里待了七年,心里的债,还得差不多了。有些事情,也该回去做个了结了。”
我的心里,涌起一股说不出的失落。
她是我交易路上的引路人,是我人生的导师。她的离开,让我感觉像是失去了一个最重要的依靠。
“以后……我们还能再见吗?”我问。
“有缘,自会再见。”她笑了笑,然后从包里拿出一个U盘,递给我。
“这是什么?”
“我这几年,对市场的一些思考和复盘,都在里面了。”她说,“不一定都对,但或许,能给你一些启发。记住,路,终究要靠自己走。不要依赖任何人,包括我。”
我接过那个小小的U-盘,感觉它重若千斤。
那顿饭,我们聊了很多。聊生活,聊理想,聊未来。
但我们,唯独没有再聊股票。
送她回家的路上,她突然问我:“你账户里那二百多万,打算怎么处理?”
我愣了一下,回答道:“可能会……拿出一部分,在熊市里,慢慢布局吧。”
她摇了摇头:“格局,还是小了。”
“什么意思?”
她看着我,眼神里闪烁着一种我从未见过的光芒,一字一句地说:
“有没有想过,用这笔钱,去做一件,比单纯的资产增值,更有意义的事情?”
喜欢我是怎么在牛市亏的血本无归的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我是怎么在牛市亏的血本无归的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