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战津久武的胜利,并未在翔阳篮球队内部带来多少喜悦,反而像一面镜子,清晰地照出了在缺少绝对核心后,球队存在的诸多问题。那股逆转取胜的兴奋感,在返回学校的巴士上就已渐渐沉淀,化为了沉甸甸的思考。
翌日,翔阳高校篮球馆。
清晨的阳光透过高窗,洒在光洁的地板上。全体队员集合,没有立刻开始训练,而是围坐在北野教练身边,进行赛后的深度复盘。
北野教练没有播放比赛录像,而是先让队员们自己发言。
“说说看,昨天的比赛,我们哪里做得好,哪里做得不好。”他的目光平静,扫过每一张年轻的面孔。
一阵短暂的沉默后,二年级的伊藤卓率先开口,语气带着自责:“作为控卫,在藤真前辈和陈朔前辈不在的情况下,我没能很好地组织起全队的进攻,节奏控制得不好,过于保守,在需要打破僵局时缺乏攻击性。”
花形透推了推眼镜,接话道:“我在内线面对包夹时,处理球不够果断,出现了几次失误。作为场上的最高点,在防守篮板的保护上,还可以做得更好。”
长谷川一志言简意赅:“防守沟通有问题,漏了底线反跑。”
新人中村广树低着头,声音闷闷的:“我……我太冲动,早早陷入犯规麻烦,没能帮到球队。”
小林佑介也小声道:“我的无球跑动不够坚决,被盯死后就有些不知所措……”
队员们纷纷检讨着自己的不足,气氛凝重。这时,北野教练将目光投向一直沉默的陈朔和藤真。
“藤真,你作为场下队长,你的观察。”
藤真健司站起身,走到众人中间,他的神情冷静而专注,仿佛依旧在比赛中进行全局调度。
“大家能看到自己的问题,这很好。但我需要补充几点。”他开口道,声音清晰而富有穿透力。
“首先,是进攻的耐心。当我们无法轻易打出快速反击和简单配合时,进攻就变得急躁。太多勉强的一对一,太多不合理的强行出手。我们需要学会在阵地战中,通过更多的传导球、掩护和空切去寻找最好的机会,而不是指望某个人突然爆发。”
“其次,是防守的延续性。我们的全场紧逼在下半场开局效果很好,但之后强度有所下降。防守不能只靠一时的激情,需要每时每刻都保持专注和沟通。尤其是针对对方重点人的防守,缺乏变化和针对性。”
“最后,”藤真看向几位新人,“信心。中村,你的力量和小林你的投篮,都是球队需要的武器。但你们在遇到困难时,第一反应是自我怀疑。记住,穿上翔阳的队服,站在这个场上,你们就有资格和能力去击败对手。相信自己,也相信身边的队友!”
藤真的话一针见血,既点明了战术层面的问题,也触及了球员的心理层面。队员们,尤其是新人,都露出了深思的神色。
“陈朔。”北野教练点名。
陈朔站起身,他没有拿笔记本,但所有数据和分析似乎都已刻在他的脑中。
“我从数据和战术执行的角度补充。”他的声音平稳,带着一种客观的冷静。
“一、进攻效率。全场68分,但在双核缺阵的情况下,我们的有效投篮命中率(eFG%)低于赛季平均预期约12个百分点。特别是在禁区外的投篮选择,需要优化。伊藤学长提到的攻击性不足,体现在他全场仅有2次罚球,作为主要持球点,这个数字太低。”
“二、篮板球保护。虽然总篮板数占优,但我们让身高不占优的津久武抢下了9个前场篮板,这意味着我们给了对手太多二次进攻的机会。中村早期犯规是一个原因,但全队的卡位意识和拼抢积极性都需要提升。”
“三、助攻失误比。全场助攻15次,失误14次,几乎持平。这说明我们的进攻组织非常滞涩,传球缺乏目的性和准确性,容易被预判和抢断。”
“四、对位分析。”陈朔看向中村和小林,“中村,你对位的津久武4号球员,全场在他身上赔了3次犯规,但他只通过你的犯规得到了2分。你的防守威慑力是有的,但需要更聪明。小林,对方防守你的策略很简单,就是贴身防接球。你需要学习如何利用队友的掩护墙,如何用V字切、L字切来摆脱,而不是直线跑位。”
陈朔的每一句话都伴随着具体的数据和场景还原,让问题变得无比清晰和具象化。队员们听得聚精会神,连花形、长谷川这样的三年级生也面露凝重,意识到自己还有很多细节可以做得更好。
北野教练最后总结道:“藤真和陈朔说的,就是我们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场胜利,有价值,但它更像是一次警告。告诉我们,卫冕冠军的头衔不是护身符,真正的强大,来自于对细节的苛求,来自于无论谁在场上都能稳定运行的体系。今天的训练,就围绕这些问题展开!”
上午:针对性训练
复盘结束后,训练立刻进入高强度的针对性环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