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颐心里一紧:“您的意思是……”
“根据我们之前得到的消息,R军计划今夜对虹口的平民区进行大规模清剿,说是‘排查可疑分子’,实际上就是烧杀抢掠。”陈昂的声音冷了几分,手指在地图上重重一点,“我们原本还在核实情报的准确性,没敢贸然调动兵力,现在有了你送来的这份情报,上面的部署和我们掌握的线索完全吻合,甚至还提到了他们的后备兵力位置——有了这个,我们就能提前在周边布防,不仅能阻止他们的清剿,还能趁机端掉他们的两个据点。”
他说着,伸手拿起桌上的军帽,扣在头上,对着门口喊了一声:“通讯员!”
一个年轻的通讯兵立刻跑进来,敬了个礼:“到!”
“立刻传令下去,第一作战小组从左翼绕到虹口北角,牵制R军的后备兵力;第二小组负责疏散虹口剩余的平民,引导他们去静安寺附近的避难所;第三小组随我正面出击,目标是R军在四川北路的据点,务必在日落前完成部署,行动!”陈昂的语速极快,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没有丝毫犹豫。
“是!”通讯兵大声应道,转身快步跑了出去,帐篷外很快传来他传达命令的声音,紧接着是士兵集合的脚步声,越来越远,显然是已经开始行动。
陈昂看着帐篷门口,紧绷的嘴角微微松弛了些,转头看向艾颐时,眼神里多了几分温和:“这次多亏了你,要是没有这份情报,我们不知道要多牺牲多少兄弟,虹口的百姓也不知道要遭多少罪。”
艾颐摇了摇头,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声音也轻快了些:“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真正要保护百姓的,还是你们这些士兵。”
陈昂闻言,忽然笑了笑,那笑容冲淡了他身上的冷硬,多了几分人情味:“你说得对,我们守着沪上,就是为了让百姓能有个安稳的家。对了,外面的士兵们刚集合,马上就要出发了,他们大多是从北方来的,对沪上不熟,却也在拼了命的保护这里的百姓。你既然从虹口来,又亲眼看到了百姓的处境,能不能跟他们说几句话?或许你的话,比我们这些指挥官的命令更能鼓舞士气。”
艾颐愣了一下,有些意外,却很快点了点头。她走到帐篷门口,掀开帘子往外看——操场上,士兵们已经整齐地列队站好,密密麻麻的灰色军装,像一片沉默的森林。他们大多年轻,脸上还带着稚气,却一个个挺直了脊梁,手里紧握着步木仓,目光坚定地望着前方。阳光洒在他们的军帽上,反射出耀眼的光,汗水顺着他们的脸颊往下淌,滴在地上,很快就被晒干,留下一小片深色的痕迹。
陈昂走到她身边,对着士兵们高声说道:“兄弟们,这位小姐刚从虹口赶来,冒着危险给我们送来了重要情报,她亲眼看到了R军的暴行,也看到了百姓的苦难。现在,让她跟大家说几句。”
士兵们的目光齐刷刷地落在艾颐身上,没有丝毫轻视,只有好奇和尊重。艾颐深吸一口气,走到队伍前面,她没有站在高处,只是站在和士兵们平齐的位置,目光缓缓扫过每一张年轻的脸——他们有的是儿子,有的是丈夫,有的或许还没成家,却远离家乡,来到沪上,为了保护陌生的百姓,随时准备奔赴战场。
“我知道你们很多人不是沪上人,”艾颐的声音不算大,却清晰地传到了每个士兵的耳朵里,“你们或许听不懂沪语,也不熟悉这里的街道,可你们知道,这里有需要保护的人——有像你们母亲一样的妇人,有像你们弟弟妹妹一样的孩子,有像你们父亲一样的老人。”
她顿了顿,想起方才在虹口看到的焦黑的房子,想起那个攥着破布包的大爷,想起被挤倒的孩子,声音里多了几分哽咽,却更坚定:“我从虹口来,看到R军烧了百姓的家,抓了无辜的人,可我也看到了你们——看到你们在这里集合,看到你们握着木仓的手,看到你们眼里的光。我想告诉你们,不管这场仗有多难打,不管未来有多黑暗,只要你们守着沪上,我们就有希望,百姓就有希望!”
最后一个字落下时,操场上先是一片寂静,只有风吹过梧桐树叶的沙沙声。紧接着,一个士兵突然鼓起掌来,掌声很轻,却格外响亮。很快,第二个、第三个……掌声像潮水一样涌了起来,从零星到整齐,从轻柔到响亮,震得艾颐的耳朵嗡嗡作响,也震得她的眼眶发热。
士兵们的掌声里没有花哨的言语,只有最真挚的回应,他们的目光里充满了力量,原本紧绷的脸上也多了几分坚定。艾颐站在原地,看着眼前这片灰色的海洋,看着他们眼中重新燃起的斗志,忽然觉得,方才跑过的那些滚烫的石板路,那些躲在柴房里的恐惧,都值了。
陈昂走到她身边,拍了拍她的肩膀,语气里满是敬佩:“谢谢你,你的话,比任何动员令都管用。”
艾颐摇了摇头,望着士兵们即将出发的背影,轻声说道:“该说谢谢的是我们,谢谢你们愿意为沪上拼命。”
风卷起帐篷的帘子,带着热气和远处隐约的军号声。艾颐知道,这场仗才刚刚开始,未来还有无数的艰难险阻,可看着那些年轻的士兵迈着整齐的步伐出发,看着他们朝着虹口的方向走去,她的心里却不再只有恐惧——因为她知道,只要这些人还在,沪上的希望就不会熄灭。
喜欢穿到民国后,我靠演技杀疯了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穿到民国后,我靠演技杀疯了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