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队伍离了车迟国,行至八百里通天河。但见河水汹涌,阴风怒号,岸边村落却是一片愁云惨雾,时有孩童啼哭之声传来,凄厉异常。
唐僧心善,见不得百姓受苦,命徒弟前去打听。
孙悟空化作游方道人,问得一老丈,方知详情:这通天河中来了一个自称灵感大王的妖魔,神通广大,能呼风唤雨,却也凶残无比!他强令两岸村民每年需献上一对童男童女作为祭祀,否则便兴风作浪,淹没田地村庄,使人不得安生。至今已吃了九对孩童!
悟空闻言,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好个魔头!竟敢如此伤天害理!老孙定要将他扒皮抽筋,为民除害!”
回报唐僧后,唐僧亦是面色惨白,双手颤抖:“阿弥陀佛,竟有如此恶行!悟空,定要除此祸害!”
是夜,灵感大王按例前来收取祭品。孙悟空与猪八戒便化作童男童女,待那妖魔近前,暴起发难!
那灵感大王本体乃是一条金鱼,修为不弱,手持九瓣铜锤,与悟空、八戒战在一处,搅得通天河波浪滔天!
正当孙悟空觑个破绽,金箍棒即将砸碎那鱼头之际,天际忽然传来一声清喝:“悟空!且慢动手!”
祥云朵朵,南海观音菩萨手持鱼篮,及时赶到,用篮子轻轻一兜,便将那灵感大王收了去,现出原形,果然是一尾金须鲤鱼。
孙悟空收棒,不满道:“菩萨!这孽畜在此吃了九对童男童女,罪恶滔天,为何阻我打杀?”
观音菩萨面色平静,淡淡道:“此乃我莲花池中走失的金鱼,今日收他回去,自有管教。”
此时,唐僧竟忍不住上前一步,双手合十,声音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与质问:“菩萨,这妖魔吃了那许多无辜孩童…难道就无一言惩戒?那些死去的孩童,便白死了吗?”
观音菩萨面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尴尬,随即恢复宝相庄严,道:“玄奘,你有所不知。此间百姓,前世亦有因果。此劫亦是他们命中之数。此妖回归我处,我自会约束,不再令其为祸。”
此言一出,莫说唐僧,连孙悟空、猪八戒、沙僧都面露不忿之色。
观音菩萨不欲多言,带着金鱼,驾云离去。
河边一片寂静,只剩滔滔水声。
唐僧望着菩萨离去的方向,眉头紧锁,良久,长长叹了口气,语气沉重却带着前所未有的决断:“悟空。”
“师父?”
“日后若再遇此等作恶多端、残害生灵的妖魔,尤其是那等有‘来历’、有‘跟脚’的…”唐僧顿了顿,声音低沉却清晰,“下手需稳、准、快。不必等候,不必请示。”
孙悟空一愣,随即猴脸上露出畅快之色,重重点头:“嘿嘿!师父,俺老孙明白了!早该如此!”
猪八戒也嘟囔道:“就是!菩萨家的鱼吃人就算了,连句道歉都没有,还说是什么劫数,忒不讲道理!”
沙僧虽沉默,却也重重颔首。
唐僧闭上眼,双手合十,默念一声佛号,心中却再无半分对西方教不切实际的幻想,只剩下冰冷的清醒:“原来如此,原来这就是公主殿下所言‘高高在上者的游戏’…吃了十八个孩童,一句‘劫数’便轻轻揭过。那乌鸡国的青狮精,这通天河的金鱼怪,果然皆是‘关系户’。”
“这经,还得取。但取回去之后,用不用,用哪些,如何用需得由我等,由大唐,细细思量,谨慎抉择了。” 这一刻,唐僧彻底理解了李澄曦一路以来的种种作为与深意。
正当师徒几人心情沉重之际,河水翻涌,一只巨大的老白鼋浮出水面,口吐人言,愿驮唐僧师徒过河,以谢他们赶走了灵感大王。
过河途中,老鼋还托唐僧至西天时代问佛祖,自己何时能得人身。
唐僧应下,然心中那份因“灵感大王事件”而产生的郁结与寒意,却久久难以化开。他望着茫茫通天河水,只觉得这西行之路,远比他想象的要复杂、黑暗得多。
经此一难,取经团队的内部凝聚力反而更强了,因为他们共同面对了一次来自“信仰上层”的失望,并达成了“面对邪恶,无需犹豫,先斩后奏”的共识。唐僧也完成了从一位虔诚乃至有些迂腐的僧人,到一位心怀慈悲却手握智慧、明辨是非、深知世事复杂的求道者的关键蜕变。
西行队伍一路风餐露宿,冬去春来。这一日,行至一处山明水秀之地,但见一条清澈小河蜿蜒流淌,对岸柳绿花红,几间茅舍点缀其间,颇有世外桃源之景。
唐僧见河水清澈,口渴难耐,便与八戒掬水而饮。使团中亦有数人随行取水解渴。
一旁凤辇中的李澄曦见状,嘴角微扬,对身旁的孙悟空传音道:“悟空师弟,此水甘美,何不尝之?”
孙悟空火眼金睛一扫,见河水灵气充沛,并无妖邪之气,但师姐语气古怪,便挠头问道:“师姐,这水可有讲究?”
李澄曦轻笑:“此乃子母河之水,乃上古女娲娘娘遗泽,蕴含造化生息之力。女子饮之,可生下女儿,男子饮之嘛…”她故意拖长语调,“亦可孕育胎息,生下女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