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跟随着众人来到另个偏殿,看到里面也是一名女子石像,在看到边上的名字后诧异道:“黄道婆?黄道婆也是这边的人吗?”
扶苏在课本上看过一些黄道婆的事迹,但他没想到在这里也能看到黄道婆。
“不是的,据说当初她逃出婆家,后来乘船来到了这里,她的纺织技术就是在这里学到的。”
扶苏感叹道:“原来是这样,她还真厉害。”
“她可不只是单单的纺织技术厉害而已,她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的世界级科学家,被誉为“衣被天下”的“女纺织技术家”,同样的在她去世后,当地百姓为她修建了先棉祠,因传授先进的纺织技术及推广工具革新,她也被尊为布业始祖,而且每年农历四月初六被定为“黄道婆生日”,农历七月二十日为“棉花生日”。”
扶苏笑道:“我发现越是偏远的地方,出现的奇女子越多,反而是越是接近国都的城市,关于女子的事迹反而是越少。”
“主要还是偏远的地方少数民族的人多些,他们即使受到儒家影响,但主要思想还是以自己民族的思想为主,所以也不会像儒家那么腐朽,女子也不会被限制的这么多。”
扶苏又看到另一边还有一尊石像,问道:“这是个和尚。”
“嗯,鉴真和尚,唐代高僧,应倭国留学僧请求,先后六次东渡倭国,第五次东渡时因遇台风漂流至这里,在琼州期间,鉴真帮助这里的人修建了大云寺,并且留下了一批佛教经典,推动了佛教文化在琼州的传播。”素素佩服对方的精神,但就是不知道这位高僧要是知道了倭国以后对华夏犯下的罪,会不会后悔去给这群白眼狼传播知识。
扶苏想到现在华国和倭国的关系,心中不由感慨,国与国之间还真是瞬息万变,想来当年的鉴真和尚怎么也想不到,他千辛万苦去传播佛学的国家最后会对自己的故国犯下如此杀戮。
素素对身旁还在感慨的扶苏说道:“扶苏,走,我们继续下一个地方。”
“好。”
等大家逛完崖州古城,刚好到了午饭时间,在吃过午饭后,白爷爷等人也决定回去休息了。
素素看到要准备回去的长辈们,伸手拉了拉扶苏和李源硕的衣摆,见他们两个看过来,笑眯眯道:“我听说附近有条美食街,我们要不去看看。”
“不是刚吃过午饭吗?你肚子还没饱?”李源硕说着看向素素的肚子。
“甜品嘛,我有另一个胃,而且吃不下,也可以打包带回去,等下午再吃就是了。”
白母看着三个人还站在那边不动的样子,喊道:“你们三个,在那边聊什么呢,走了,该回去了。”
“妈,你们先回去,我们三个再去附近看看,等会就回去啊。”
“别又乱吃零食知道没,扶苏,阿硕,帮我看着她点,别让她买太多了。”白母一看素素这表情,还能不知道她想干嘛,但也不想出来玩还对孩子说教,也就叮嘱了一番。
“好,我们会盯着的。”扶苏点头应道。
白奶奶说道:“你们三个不要逛的太久了,记得早点回来。”
“好。”素素美滋滋的和众人挥手道别。
端着一盘芒果炒冰的素素边吃边走在小吃街上,看着边上小摊上那各式各样的美食,眼睛转了转,对俩人道:“你们说我们要不要买些小吃回去也给我爸妈他们尝尝。”
“不用,姐他们现在不想吃这些,而且他们想吃会自己买的。”
“你怎么知道的?”素素诧异的看向扶苏。
扶苏一脸温和的说道:“我刚才收到了姐的短信,她和我说的。”
“哦,那好吧,那等我吃完这个就回去吧。”素素沮丧的叹了口气。
汉朝
“香火不断啊,真让人羡慕。”刘彻这时才真正的相信,原来世间真的没有神灵,不然后世人也不会这么轻易的就把黄道婆封为神灵。
说着又看了看下方的群臣,撇了撇嘴道:“你们连后世女子都不如,还好意思当官。”
群臣们无缘无故的被自家陛下这一顿说,顿时心中气不打一处:你这前明后昏的暴君都好意思当皇帝,他们怎么会不好意思当官,我们在百姓方面的贡献确实是不如黄道婆多,但也比你的穷兵黩武好。
唐朝
正在和琼州当地人一起修建大云寺的鉴真听到素素的对自己的介绍,长长的叹了口气,其实对于之后是否再次东渡的事情,他其实早已有所决定了,虽然佛教讲究对万物持平等、慈悲和尊重,但在知道有些事情后,即使是他,也不能做不到心无旁贷的去平等对待。
李隆基听到鉴真的名字,冷哼道:“运气倒不错,还以为他这么多次,会丧命于大海,没想到最后还能东渡成功。”
当初倭国人提议让鉴真去倭国的时候,自己只不过是想顺便让他们带一些道士们一同东渡倭国,没想到这群家伙这么不识好歹,竟然拒绝了自己。
这鉴真也是,自己都明确了不让他去,他倒是和自己犟起来硬要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