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队驶过最后一道山梁,眼前豁然开朗,一片黄土高原特有的地貌展现在众人面前。
沟壑纵横的山丘上,密密麻麻地分布着窑洞,如同蜂巢一般。
远处,一个八路军哨卡映入眼帘,一挺歪把子机枪架在沙袋上,几名哨兵们在沙袋后面警惕地注视着四周。
"萧司令,前面就是陕北根据地的哨卡了。"陆云舟指着前方说道。
哨卡处的八路军战士早已注意到这支特殊的车队。
他们穿着打满补丁的军装,手中的步枪显得陈旧不堪,有些甚至连枪托都已开裂。
然而,他们的警戒姿势十分标准,眼神中透着坚毅。
侯亮平命令摩托车队在哨卡前缓缓停下。
哨卡的士兵们看到了穿着绿色军装的一队人马过来,胯下还骑着从没看到过的两轮车,立刻提高了警惕。
一名哨兵将枪口对准了前面,大声喊道:“前面来人,立刻止步,表明身份!”
陆云舟支住摩托,赶紧上前举手敬了一礼,说道:“我们是来自山东的115师,奉命前来面见启明同志!”
一名年轻的哨兵听到陆云舟的话,从工事中绕出来,快步上前,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同志,请出示证件。"
陆云舟和顾远帆立即上前,递上115师开具的通行证。
哨兵仔细查看后,说道:"请稍等,我需要向我们连长报告。"
不一会儿,一位三十岁左右的军官快步走来。
他身材精干,腰间别着一把驳壳枪,虽然军装已经洗得发白,但整个人精神抖擞。
"我是哨卡连长赵志坚。请问哪位是萧然司令员?"
萧然上前一步,回敬一个军礼:"赵连长,我就是萧然。"
赵志坚仔细打量着身穿迷彩服、斜挎着一支81式突击步枪的萧然,又看了看他身后那些装备奇特的车队,谨慎地问道:"请萧司令员谅解,现在是非常时期,我们需要核对身份。请问您是从哪个根据地来的?此行目的是什么?"
"从山东蒙阴抗日同盟军根据地而来,应中央邀请,前来与启明同志会面。"萧然平静回答。
赵志坚点点头,继续询问:"请问您是否有中央的特别通行证或者介绍信?"
萧然从怀中取出一封密封的信函:"这是115师林师长亲笔密函。"
就在赵志坚检查信函时,一名哨兵在检查摩托车后匆匆跑来报告:"连长,这些车辆和武器都很先进,性能极佳,还有那些战士们身上的装备,都是新式武器,好像就是上次演习的那批装备。"
赵志坚思考片刻,之前确实已经听说,山东部队已经全面换装的,就是这种极为先进的武器。于是对萧然说道:"萧司令,请稍等,我需要向上级确认。"
经过层层通报,半小时后,赵志坚终于收到了确认指令。
他立即跑步过来,向萧然敬了一礼,脸上露出歉意的表情:"萧司令,实在抱歉,现在局势复杂,为了保证根据地的安全,不得不谨慎行事。您的身份已经确认,上级命令我亲自带您前往启明同志住处。"
萧然点点头,脸上没有任何不悦,他知道这是必经的程序。“我理解,赵连长,请带路!”
“好,大家请随我来!”
赵志坚骑上一匹战马,带领摩托车队继续前进。
沿途的景象让萧然心情愈发沉重。
黄土高原上植被稀疏,田地里的庄稼长得稀稀拉拉,显然收成不会太好。
路过的村庄里,老百姓大多面黄肌瘦,穿着打满补丁的衣服。
孩子们光着脚在土路上奔跑,看到车队经过时都好奇地张望,却又不敢靠近。
更让萧然揪心的是,时值寒冬,很多八路军战士还穿着单薄的军装,在寒风中冻得脸色发青。
他们扛着老旧的步枪,有些枪械的枪托已经开裂,用铁丝勉强固定。
军装洗得发白,肘部和膝盖处打着厚厚的补丁。
但每个人的眼神都很坚定,行军时步伐整齐,见到长官时会立即敬礼。
"这里的条件比较艰苦。"
赵志坚解释道,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国民党对我们进行经济封锁,日军也时常骚扰。粮食和物资都很紧缺。不过,自从115师送来那些新式武器后,同志们的士气高了很多,因为我们心中都有了期待!"
萧然注意到赵志坚提到新式武器时,眼中闪过的一丝光彩,不禁问道:"你们见过那些新武器?"
"只见过一次演示。"赵志坚的语气突然兴奋起来。
"一个月前,115师师部派来的特务连给我们根据地送来了一小批武器,在我们哨卡附近进行了一次实弹演示。那些武器真是太厉害了!特别是那种叫做'自动步枪'的,火力凶猛,比鬼子的歪把子强多了!还有那种火箭筒,一炮就把模拟的碉堡炸了个粉碎!"
萧然点点头,微微一笑,没有做声。
车队行驶了一个多小时,来到一片较为密集的窑洞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