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烟裹着血腥味,沉甸甸压在野狐岭平原上。
草绿色军装的士兵开心地穿行在黄褐色的尸堆间,刺刀不时落下,发出干脆的“噗嗤”声。
补枪的命令不容置疑。
更远处,数百名战士正挥动铁锹和工兵铲,奋力填平那些纵横交错的战壕和反坦克壕。
泥土混着暗红的血块被抛回坑道。
这是必须完成的工程——只有填平这些障碍,隐藏在森林中的运输车辆,才能开进平原地带来。
萧然站在青石口东侧高地,望远镜扫过谷底那片血肉泥沼。
军用对讲机紧贴嘴边,声音清晰平稳:“报告旅部,青石口肃清完毕。确认木村兵太郎尸体,肩章领章完整。重复,日军第三十二师团长木村兵太郎中将,确认击毙。”
***
溶洞指挥部,刚放下军用对讲机的徐东海旅长,猛地一拳砸在铺着地图的粗糙木桌上:“好!萧然干得好!鬼子一个都没有逃出去!太好了!完美收官!”
对通讯员说道,嗓音因激动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立刻报告师部!野狐岭、青石口战役结束!我部全歼日军第三十二师团主力、独立混成第十旅团!击毙敌师团长木村兵太郎中将、旅团长河野毅少将!敌伤亡一万五千余,我部伤亡千余!战场正在清理!徐东海!”
99式军用数字电台电波穿透空间。
115师师部。
机要参谋几乎是冲进作战室,声音劈了叉:“师长!政委!徐旅长急电!大捷!木村兵太郎被击毙了!”
陈师长一把抢过电文,聂副师长和罗政委立刻围拢。几双眼睛急速扫过那几行墨字,作战室死寂了一瞬,随即爆发出压抑不住的低声欢呼。
“老聂!”陈刚猛地抬头,眼里的光几乎要烧起来,“这是继黄土岭战役之后,又一个中将!大喜啊!”
聂副师长用力点头,嘴角紧抿,却压不住那份激越:“立刻上报!一字不改,原电直发陕北!”
***
野狐岭平原。
战壕终于被填平出几条宽阔的通道。引擎声轰鸣起来,一辆辆涂着迷彩的“征途”小四轮农用车和“铁牛”三轮摩托车,碾过硬邦邦的冻土开了进来。
许多战士拖着两轮拉杆小拖车,将一捆捆的步枪堆在上面,然后拖到小四轮旁边。
这种小拖车,力大的可以拖200斤轻轻松松。
尤其是在壕沟里搬运子弹和炮弹,原来用人扛的时候,一次扛一箱都很吃力,但是自从有了这种小拖车,一次就可以搬三箱。
又方便、又省力、又高效。
这种两轮小拖车,已经成为了后勤补给和运输队伍的最爱。
士兵们喊着号子,将成堆的三八式步枪、歪把子机枪、掷弹筒,还有扭曲变形的火炮残骸抬上车厢。
徐东海和黄客诚坐在一辆征途四轮运输车上,在战场边缘缓缓移动,车轮不时碾过浸透暗红的泥土。
“看见没,老黄,”徐东海指着远处一片焦黑的巨大弹坑,那是152榴弹炮群的杰作,“36门野炮,佐藤的联队部,一锅端。鬼子炮兵,反应太慢,挖驻锄坑的时间,够咱们打三个齐射了。”
黄客诚扶了扶眼镜,仔细看着手中参谋刚递上的初步统计表:“火箭炮覆盖区域,鬼子步兵密度最高,效果……触目惊心。一个整编联队,107火三轮齐射下去,整个建制直接打没了。老徐,步炮协同的无线电指挥,是命门啊!反应哪怕快一秒,效果天差地别。”
“萧然那小子在青石口掐时间才叫一个险,”徐东海想起侦察兵回报的起爆瞬间。
“骑兵前锋马头刚要出西谷口,步兵尾巴才刚进去东隘口,阔剑就响了。足足三百枚啊!把整条峡谷变成了绞肉机。木村连剖腹的机会都没有。”
“然后就是迫击炮攻击,Mg 12通用机枪扫射,简直是人间炼狱啊!”黄客诚说道。
他敲了敲地图上费县和平邑的位置,“现在,这两块肥肉,可都露出来了。”
***
指挥部里,柴火盆驱散着深秋寒意。徐东海、黄客诚、萧然,还有闻讯赶来的杨城武围在地图旁。
“费县是木村的老巢,”徐东海的手指重重戳在费县的位置,“第32师团主力被我们全歼在野狐岭,它周边乡镇据点这几天被我们和地方武装拔了个干净。现在城里顶天剩下一个不满编的大队,加上些伪军,人心惶惶。”
“平邑更虚,”黄客诚接口,手指移到平邑,“原本驻防的鬼子中队,被抽走了一个多小队加强给木村,现在城里就剩半个中队加百十号伪军,空壳子一个。”
萧然眼中锐光一闪:“机不可失!趁鬼子济南、兖州方向的援兵还没反应过来,派一支快速反应部队,用我们的机动车辆快速机动,天亮前就能拿下这两座空城!”
杨成武点头:“拿下它们,北接蒙阴杨城武的独立团,南控鲁南山区,我们115师在鲁中的根基就彻底扎稳了!鬼子的铁壁合围已经名存实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