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邦国志得意满地拍着新肩章上的硝烟味,目送最后一辆满载的军卡驶向大托铺机场。
萧然没多寒暄,挥手上车,越野车卷着尘土驶离了喧嚣的军火库。
后视镜里,沙邦国挺直腰板的身影越来越小,那崭新的两杠两星在阳光下格外晃眼。
萧然嘴角扯了扯,这“沙中校”的劲头,怕是一时半会儿消不了。
车子拐上国道,萧然的思绪立刻切回山东纵队。
四万五千条汉子,大部分还穿着打补丁的灰布军装,脚踩磨破的草鞋,靠着两条腿在沂蒙山的沟壑里奔命。
鬼子的子弹不长眼,每次冲锋倒下的兄弟,血染红了山石。
他眼前闪过抗日电,影里的一幕:一个瘦小的战士嘶吼着跃出战壕,迎面撞上鬼子密集的弹雨,身体像破麻袋一样倒下……
不过现在八路军战士有件防弹衣。萧然脑子里突然蹦出个有点荒诞却格外解气的画面:鬼子兵狞笑着扣动扳机,子弹“当”一声打在八路军战士胸口。
战士身子一晃,鬼子脸上的笑容刚绽开,却见那战士只是低头拍了拍胸口的灰土,骂了句“小鬼子枪法真臭!”
然后端起冲锋枪一个扫射!冲锋的鬼子成片的倒下。那鬼子临死前脸上的表情,从得意到错愕再到惊恐,怕是要比吞了只活苍蝇还精彩!
这种“打不死”的震撼,对鬼子士气的打击,恐怕比多几挺机枪还管用。
尤其是巷战、山地丛林游击战,防弹衣就是多一条命!
至于运输……萧然摇摇头。
山东纵队有了那些宝贵的重炮、迫击炮、弹药,得全靠人背肩扛。
战士们佝偻着腰,背着沉重的弹药箱在山路上跋涉,汗流浃背,速度慢得像蜗牛。
一旦被鬼子咬上,跑不快就只能往山里钻,辛辛苦苦背出来的家当,搞不好就得忍痛炸掉。
太憋屈!太浪费人力!有了车,炮就能跟上部队快速机动,弹药就能源源不断送到前线,更多的战士就能腾出手来握紧钢枪杀敌,而不是当苦力!
念头通达,萧然立刻摸出手机。
“张厂长?我萧然。”电话接通。
“萧老板!哎哟,您可算来电话了!”五羊农机制造公司张卫国的声音瞬间拔高,带着毫不掩饰的惊喜和感激。
“厂里兄弟们都念叨您好几回了!上次那两千台铁牛,一千台征途,可是救了命了!库存清了,工资全补上了,大家伙儿都念着您的好呢!现在生产线全开,我老张亲自盯着,钢板用最厚实的,发动机台架测试多跑俩钟头!您放心,质量杠杠的,绝不给您丢脸!”张卫国的热情几乎要冲破听筒。
“那就好。”萧然语气带上一丝温度,“这次还要铁牛农用小四轮两千台。征途三轮一千台。”
电话那头是长长的吸气声,接着是张卫国激动得发颤的声音:“两…两千台铁牛?一千台征途?萧老板!您…您就是我们厂的财神爷!大恩人!啥也不说了!老张我这就去车间盯着!保证三天!三天之内,一台不少,送到您指定的老地方!质量要是出半点岔子,我老张卷铺盖滚蛋!”
“你的价格呢?”
“萧总,当然必须得按照老规矩!铁牛两万五一台,征途五千八!一分不加!您放心!而且保质保量!”张卫国当即将胸部拍得咚咚响,差点把排骨都拍断了两三根。
“行。定金30%马上转到你公司的账户上。余款货到付清。”
“哎!好!好!谢谢萧老板!太谢谢了!”张卫国的声音充满了劫后余生般的庆幸和干劲。
……
“刘总?您好!。”
“萧先生!您好您好!一直等您电话呢!”金盾防护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刘文平接电话飞快,语气恭敬又热切。
萧然道:“上次那一万套‘金盾ⅢSR型’防弹衣,客户反馈特别好!都说关键时候真救命!”
刘文平:“嗯。效果满意就好!这次您是还需要货吗?”
萧然切入正题,“再追加两万套。型号还是ⅢSR级复合插板,能顶住7.62中间威力弹近距离直射那个。”
“两…两万套?”刘总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难以置信的狂喜,“萧先生!您…您真是我们的大贵人!太感谢了!您放心!质量绝对跟上次一样,甚至更好。每一片插板我都亲自抽检。价格还是850一套。老客户,最实在价!”
“两天内,麓山仓库。”
“没问题!我亲自押车!两天后,准到!保证一套不少!”刘总斩钉截铁。
“定金30%,稍后到账。记得所有包装都是白包!”
萧然这次定了套,其中一万五千套,是给山东纵队。另外五千套要留给抗日同盟军未来的扩编。
“明白!明白!分箱打包,没有产品标识,箱子上全是白板!按照老套路办,您放心!”刘总心领神会。
接下来就是采购侦察设备。
电子城,大疆专卖店。老板周云正百无聊赖地擦着柜台,一见萧然进来,眼睛瞬间亮了,像见了财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