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忙碌碌中,时间飞快流逝,转眼就到了1938年的年底。
太行山早已披上银装,山谷里寒风呼啸,但基地内部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年终总结大会,就在基地最大的礼堂里召开了。
里面挤得满满当当,凳子上坐满了人,后来者只能靠着墙根站着。
主席台上是三大基地和各部队的主要负责人,
谢毅峰、张泽远、朱建平、李总队长、孙老粗、王峰、赵勇等人赫然在列,军装笔挺,眼神贼亮。
何振军也从北平风尘仆仆地赶了回来。左玉波忙着协调会务,跑前跑后。
柯明义和几位核心成员坐在主席台上,看着台下济济一堂的人才,心里都颇多感慨。
会议开始,先是各部门汇报。
后勤总负责人左玉波第一个上台,他手里拿着厚厚一沓报表,直接念干货:
“先说粮食。
今年咱们控制区(包括直接控制和受我们技术指导的友邻区域)总粮食产量,比去年增加了四成!
这得益于咱们推广的新农具、选育的良种,还有兴修的水利。
仓库现在是满的,吃到明年夏收没问题,还能有不少结余支援其他地方。”
台下响起一阵嗡嗡声,显然是松了口气,手中有粮,心里不慌。
“军工原料,”
左玉波推了推眼镜,
“钢铁,咱们自产的加上从鬼子那里‘捡’的、从盟友那里换的,总量比去年翻了一番还多。
铜、铝、橡胶这些紧俏货,通过海外渠道和国内开采以及人工合成,基本能满足生产,略有剩余。”
“再说说咱们的‘家当’。”
左玉波翻过一页,
“到今年底,三大基地拥有各型机床超过两万五千台,其中精密机床占比达到百分之十五。
大小发电厂(站)建了四十七座,总装机容量比去年提升了百分之八十。
铁路,咱们自己修的、修复鬼子的,加起来有八百多公里了。
公路就更不用说,能通卡车的超过了三千公里。”
这一连串数字报出来,台下的人们眼睛越来越亮。
这些都是实打实的家底。
接着是军工生产总负责人朱建平。
他嗓门大:
“同志们,咱们今年没白忙活!
‘风暴’高射机枪,月产能稳定在五百挺以上!
火箭筒,月产超过千具!各型迫击炮、炮弹,产量都比去年翻了一番还多!”
他顿了顿,声音更高了:
“重点是大家伙!
‘风啸-37’战斗机,咱们太行山和西北两个飞机厂,加起来月产能达到四百架了!
‘山魈’运输轰炸机,月产一百架!
‘啸虎’坦克,经过改进,生产线也理顺了,月产三十辆!
还有咱们的‘三十二式’榴弹炮,虽然工艺复杂,月产也能保证四十门!”
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叫好声。
有了这些家伙,前线弟兄们的日子可就好过多了。
“不过,”朱建平话锋一转,
“问题也不少。
发动机的寿命还是不够长,精密齿轮的加工良品率有待提高,特种钢材的稳定性需要加强。
这些都是咱们明年要啃的硬骨头!”
随后是军事负责人李总队长和谢毅峰汇报。
李总队长主要总结了“东山自卫队”和关联部队在东北、华北地区的作战情况。
“今年,咱们大小战斗打了不下五百次。”
李总队长指着墙上挂的作战地图,“歼灭日伪军有生力量超过十万人,仅东北缴获的武器装备能武装咱们五个团!
更重要的是,咱们成功实现了‘连线’战略,把根据地连成了片,把鬼子压缩在几个大城市和交通线上!”
他特别提到了各大队的战绩:
“孙大海的一大队,守住了吉林门户,还主动出击,拔掉了鬼子十七个据点!
王峰的二大队,在长春外围把游击战打出了花,鬼子的运输队都不敢单独出门了!
赵勇的三大队,更是把四平一带的铁路线变成了鬼子的噩梦,平均三天就得瘫痪他一次!”
谢毅峰则重点汇报了第九路军这支战略机动力量的建设和大规模机动作战的经验教训。
“咱们的机械化行军能力,已经能做到团级单位日行两百公里。
步、炮、坦协同也摸索出了不少门道。但是,”他面色严肃,
“后勤保障还是短板,尤其是油料和弹药的伴随补给,一旦突进过深,就容易脱节。
通讯设备的可靠性和保密性也需要进一步提升。
还有,对付鬼子那种学了咱们、也搞起来的快速反应部队,咱们的战术还得再灵活些。”
两人的汇报既有辉煌的战果,也不回避存在的问题,台下的人听得认真,不时点头记录。
接着是教育和技术研发的汇报。
负责基地学校和技术体系的同志上台,展示了令人振奋的成果。
“咱们的‘东山理工教材体系’,经过三年实践,不断完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