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明义主导编写的、用于“东山”基地综合学校(1935年)的理工科教材体系。这套教材的核心思想是:实用主义、速成导向、体系化、与基地军工生产紧密结合。
总体特点:
1. 去学术化,重应用: 摒弃冗长的理论推导和学科历史,直接聚焦核心原理和实用技术。
2. 模块化设计: 知识被分解成模块,方便不同专业、不同文化程度的学生按需学习组合。
3. 海量图表与案例: 大量采用示意图、流程图、实物照片(柯明义空间携带或基地自制设备拍摄)、生产案例,力求直观易懂。
4. 习题即实战: 课后习题大多是基地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如“计算某零件的公差”、“设计一个小型水坝”、“优化某火药配比”等。
5. 思想渗透: 在绪论和案例中,强调科学思维、标准化、质量控制、成本意识的重要性。
6. 双语关键词: 关键术语会标注英文(或德文),为后续阅读海外资料和与外界交流打基础。
《东山理工教材体系》(1935年版)
一、 初中阶段(打基础,重认知)
目标: 扫除文盲,建立基本的数理化和工程概念,激发兴趣,为分流做准备。
1. 《数学(初中)》
内容: 算术(重点强化分数、比例、百分比计算)、基础代数(一元一次方程、不等式)、基础几何(平面几何的认知、简单计算、识图)、简易函数与坐标系、基础统计(平均数、图表解读)。
特点: 大量结合生产生活中的例子,如计算炸药配比、材料损耗、土地面积、弹道抛物线初步概念。
2. 《物理(初中)》
内容: 力学初步(力、杠杆、滑轮、齿轮、压强)、热学初步(温度、热胀冷缩、热机原理)、声学初步(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光学初步(光的直线传播、透镜成像)、电磁学初步(摩擦起电、简单电路、磁铁性质)。
特点: 实验课占比高,使用自制简易教具。重点讲解其在机械、动力、观测等方面的应用。
3. 《化学(初中)》
内容: 物质的基本性质与变化、常见的元素和符号、化学反应方程式(配平)、溶液(浓度计算)、酸、碱、盐的性质与识别、燃烧与氧化。
特点: 紧密联系军工生产,如认识硫磺、硝石、木炭(火药三要素),钢铁生锈与防锈,简易的酸碱中和滴定实验。
4. 《工图识读与绘制(基础)》
内容: 三视图的原理与识读、尺寸标注、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概念、常见机械符号、简易零件测绘。
特点: 这是东山体系的特色核心课,从初中就开始培养“工程师的语言”能力。学生要能看懂简单的零件图和装配图。
5. 《生物与卫生(初中)》
内容: 人体生理卫生(创伤包扎、消毒、传染病预防)、基础农业知识(作物栽培、牲畜养殖)、战场急救常识。
特点: 实用性强,服务于战场生存和基地农业自给。
二、 高中阶段(分方向,重原理)
目标: 深入学习各学科核心原理,为进入大学专业学习或直接担任技术员打下坚实基础。
1. 《数学(高中)》
内容: 高级代数(方程组、矩阵入门)、三角函数、解析几何、微积分初步(导数、积分及其在物理和工程中的应用)、概率统计进阶。
特点: 强调数学作为工具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2. 《物理(高中)》
内容: 理论力学(牛顿定律、功和能、动量)、材料力学(应力、应变、强度)、流体力学(伯努利方程、液压)、热力学(热机效率)、电动力学(直流/交流电路、电机原理)、近代物理初步(原子结构)。
特点: 深度与军工结合,如弹道计算、材料强度分析、发动机原理、无线电基础。
3. 《化学(高中)》
内容: 物理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分析化学(定量分析、仪器分析入门)、有机化学(烃类、醇、酸、酯及炸药、染料、合成材料基础)、无机化学(金属冶炼、非金属材料)。
特点: 直接服务于“三酸两碱”生产、火药合成、金属冶炼、药品制备。
4. 《机械原理与设计》
内容: 机构学(连杆、凸轮、齿轮系)、机械零件(轴、轴承、螺栓、弹簧)、机械传动、简易机械设计流程。
特点: 培养学生设计和改进简易工具、夹具、机械设备的能力。
5. 《电工学基础》
内容: 电路分析、电磁理论、电机与变压器、发电与输电、安全用电、无线电基础。
特点: 服务于基地小水电建设、机床电机维护、无线电通讯设备维护。
三、 大学阶段(专业化,重研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