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绥会战的硝烟还没散尽,“东山”基地里头已经炸锅了。
柯明义把烟头狠狠摁灭在桌上地图的绥远位置,眼神跟刀子似的扫过底下黑压压一片人。这些都是抗联各部抽调上来的军事骨干,从班长到师长,个个身上都背着和小鬼子不死不休的血债。
“都看到了?!”
柯明义声音不高,但很清晰,“上海!长城!现在又是察绥!咱们的弟兄,血都快流干了!为啥还打得这么憋屈?!”
底下没人吭声,只有粗重的呼吸声和拳头捏得嘎嘣响的声音。
“不光是因为鬼子枪炮厉害!更他妈因为咱们好多军官,脑子还转不过弯!”
柯明义猛地一拍桌子,“以为抱着一本《步兵操典》就能打天下了?做梦!小鬼子早他娘的换打法了!”
他深吸一口气:“咱们抗联,在山林子里跟鬼子缠斗了这么久,死了多少兄弟,攒下的那些血泪经验,不能烂在林子里!”
“上海弟兄们用‘没良心炮’巷战的经验,长城上西北军大刀队怎么在炮火下反冲锋的,傅作义这次怎么吃亏又怎么找补回来的……所有这些,都得给它掰开了、揉碎了,变成咱们自己的东西!”
“老子今天把话放这儿!”
柯明义目光扫过全场,“集合所有精英,给老子搞一场大‘会战’!不摸枪,就动脑子!把咱们自己的、别人的、胜的、败的,所有经验教训,全他娘的分析透!编出一本真正能打鬼子的‘天书’出来!”
命令一下,“东山”这台战争机器立刻高速运转起来。
上千名军事精英被分成几十个小组,没日没夜地开会、吵架、复盘。
· 山林游击组: 把抗联最拿手的“钻山豹”战术总结出来——怎么利用地形设伏、怎么打了就跑、怎么建立秘密营地、怎么在冰天雪地里生存战斗。
组长是个老抗联,说话嘎嘣脆:“别整虚的!就告诉弟兄们,啥样的地形能藏一个排不被飞机发现,咋样判断鬼子巡逻队的规律!”
· 城市巷战组: 重点分析上海的经验。“没良心炮”在街垒战里怎么用效果最好?怎么利用废墟打冷枪?
怎么挖地道搞突袭?怎么防鬼子放毒气和火焰喷射器?组里好几个参加过淞沪的老兵(战后拉来借鉴经验的),说起那些惨烈巷战,眼睛都是红的。
· 平原野战组: 研究长城和察绥。面对鬼子的坦克装甲车怎么办?(用集束手榴弹炸履带!用酒瓶做燃烧瓶烧发动机!)
怎么对付天上的飞机?(分散隐蔽、夜间行动、用机枪改装对空射击!)怎么破解鬼子的步坦协同和快速穿插?(纵深配置、梯次阻击、专打其后勤尾巴!)
· 情报与后勤组: 强调信息的重要性。怎么发展敌后眼线?怎么判断鬼子主攻方向?怎么保护自己的补给线?怎么在老百姓支持下搞“空室清野”饿死鬼子?
· 政治工作组: 这是柯明义特意加强的。怎么动员老百姓?怎么瓦解伪军?怎么提振士气?怎么保证队伍铁板一块?从红军那边学来的经验也被揉了进去。
会议开了整整一个月。吵得面红耳赤是常事,有时甚至差点动手,但越吵,思路越清晰。
最后,所有的成果汇总到以柯明义、李总队长、张参谋为首的编撰委员会手里。由几个笔杆子最硬、思路最清晰的参谋主笔,开始编写那本传说中的“天书”。
柯明义定了调子:“别给老子整文绉绉的那套!就用大白话!让一个认字不多的班长排长也能看懂!多画图!多列表!步骤清晰,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于是,一本厚厚的、带着油墨香的《对日作战纲要(实战篇)》新鲜出炉了。
这书,绝了!
· 全是干货: 没有一句废话。开头就是“遇到鬼子坦克怎么办?”下面直接一二三四步骤,配着简易图。
·案例丰富: 直接拿上海、长城、察绥的真实战例分析,为啥这么打能成,为啥那么打会输。
·覆盖全面: 从怎么挖一个防炮的单兵掩体,到如何策划一次团级的伏击战,再到怎么跟老乡买粮还不暴露目标,全有!
·实事求是: 不光说怎么打胜仗,还专门有一章“打输了怎么跑”,教部队如何败而不溃,如何交替掩护撤退,保存有生力量。
书刚印好,柯明义就下令:“立刻通过所有渠道,把这书卖出去!南京、桂林、太原、延安……只要是打鬼子的,都给老子送一份样品和目录过去!价钱?看着收!重要的是让这东西扩散出去!”
何振军在北平接到命令,头皮都发麻,这任务太艰巨了。但他立刻行动,动用所有隐秘渠道。
给南京方面的样品,包装得稍微“正规”点,夹杂在一些旧书里,通过特殊关系直接送到军政部某些渴望战功的少壮派军官手中。
给桂系、晋系的,就更直接些,让中间人带话:“最新实战宝典,价高者得,欲购从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