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5日下午2点,新加坡室内体育馆的亚洲杯男单首轮赛场,看台上的欢呼声像涨潮的海水,一波接着一波撞在看台顶棚上。红色的中国国旗和各色国旗交织在一起,屈正阳站在球员通道里,能清晰听到外面传来的“中国加油”声——今天的对手是泰国选手桑坤,世界排名第68位,正手爆冲速度175km/h,反手相持成功率75%,实力比他弱,但秦教练赛前反复叮嘱:“首轮要找节奏,别大意,为后面的比赛热身,每个球都要认真打。”
屈正阳握着球拍,指尖反复摩挲着拍柄上的胶皮——早上出发前,他特意贴了樊振东给的新反手胶皮,粘性刚好,握在手里格外踏实。口袋里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是妈妈发来的微信:“儿子,我和晓萌在看台上,第四排靠中间的位置,看到我们了吗?”他抬头往看台望去,果然看到妈妈举着“屈正阳加油”的牌子,晓萌穿着红色的小运动服,手里拿着一面迷你五星红旗,正使劲朝他挥手。
“该你上场了!”裁判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屈正阳深吸一口气,跟着裁判走进赛场。桑坤已经在球台边热身了,他穿着黄色队服,正对着墙练反手推挡,动作有些僵硬,球速比训练时的樊振东慢了不少。看到屈正阳,桑坤停下动作,走过来用不太流利的英语说:“你好,我看过你的比赛,你很厉害,但我会尽力的。”
屈正阳笑着点点头,没有说话——他习惯用球说话,赛场上的输赢,从来不是靠嘴说出来的。下午2点30分,裁判抛币,屈正阳选到发球权,他站在球台左侧,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这是形意拳“劈拳”的起势站姿,能最快调动腰腹力量,确保发球的稳定性。
第一局:钻拳发球破局,找节奏稳开局
第一球,屈正阳启动【钻拳36/100】的发球技巧:抛球高度精准控制在18厘米,球下落时手腕突然抖劲,侧旋球像贴着台面滑行的小箭,直奔桑坤的反手小三角。桑坤想侧身快撕,可球路太偏,球拍只擦到一点空气,球落在地上弹了两圈,“1-0!”记分牌跳动的瞬间,看台上的中国观众立刻欢呼起来,妈妈和晓萌的声音尤其响亮。
第二球,屈正阳换了个发球落点,还是侧旋短球,但比第一球更靠近球台中线。桑坤这次不敢大意,身体前倾,轻轻挑球过网,可球刚弹起,屈正阳的正手就已经蓄势——【炮拳34/100】的爆发力让球速飙到178km/h,红色球皮带着残影,直奔桑坤的正手死角!桑坤踉跄着扑过去,球拍没碰到球,“2-0!”
晓萌在看台上跳着喊:“哥哥好棒!”屈正阳听到了,嘴角忍不住弯了弯,但很快又恢复严肃——他知道,现在还不是放松的时候。桑坤的脸色沉了下来,第三球开始,他加强了反手相持,想通过稳健的防守打乱屈正阳的节奏。
第三球,桑坤反手推挡回球,屈正阳想变线正手,却被对方勉强防了回来,“2-1!”第四球,桑坤的反手相持加力,球速提到178km/h,屈正阳卸力后送反手,桑坤快撕得分,“2-2!”屈正阳的额角开始冒冷汗,他想起秦教练说的“找节奏”,立刻调整呼吸,不再急于进攻,而是慢慢陪桑坤打相持,观察他的弱点。
第五球,屈正阳故意打了个正手大角,桑坤扑救时脚步明显慢了半拍,回球下网,“3-2!”第六球,他又打了个反手小三角,桑坤的回球质量明显下降,“4-2!”他终于摸清了桑坤的弱点:正手大角和反手小三角的防守薄弱,回球成功率只有60%,这正是他可以重点攻击的地方。
接下来的几球,屈正阳针对性地打桑坤的弱点:第七球送正手大角,“5-2!”第八球送反手小三角,“6-2!”第九球反手相持变线正手,“7-2!”比分很快拉开到9-3,桑坤的呼吸开始变得急促,明显有些体力不支。
第十球,屈正阳发球后衔接反手快撕,桑坤回球下网,“10-3!”局点!看台上的观众开始齐声喊“加油”,桑坤深吸一口气,发球想偷袭正手,却因为紧张,球擦着球台边缘下网,“11-3!”第一局赢了!
走回休息区,秦教练递过冰水:“打得不错,节奏找得很好,反手衔接比训练时还稳,但别放松,桑坤第二局可能会拼进攻,你要注意卸力的精度。”屈正阳点点头,喝了口冰水,目光又看向看台——妈妈正在给晓萌擦汗,晓萌举着牌子冲他笑,心里瞬间充满了力量。
第二局:应对反扑稳节奏,不贪功不冒进
第二局开场,桑坤果然拼起了正手进攻,想通过主动进攻扳回一局。第一球,他发短球后立刻衔接正手爆冲,球速175km/h,直奔屈正阳的追身位!屈正阳早有准备,膝盖微沉,【如封似闭91/100】的卸力技巧展开:球拍后引3厘米,借着球的冲劲顺势送向桑坤的反手,“1-0!”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