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谷体育馆的欢呼声还没从首局11-8的胜利中完全散去,第二局的裁判哨声就像一道冷线,瞬间拉紧了赛场的神经。屈正阳站在球台左侧,指尖反复摩挲着球拍柄上的红色幸运符——晓萌绣的小乒乓球被汗水浸得软而温热,首局赢下时妈妈发来的“儿子,好样的”还在脑海里,连带着晓萌奶声奶气的语音,成了他掌心最稳的支撑。
对面的金敏宰彻底变了模样。这个首局结束后还对着教练皱眉争论的韩国选手,此刻正弯腰用胶皮清洁剂反复擦拭反手拍面,黑色队服的袖口洇出深色汗痕,连平时高高扬起的下巴都收了几分。看台上的蓝色应援牌晃得比首局急了些,“金敏宰必胜”的呐喊声裹着空调风扑过来,比刚才多了几分压迫感——显然,首局被“卸力变线”打乱节奏后,韩国队和观众都意识到,这场决赛不会是他们预想的一边倒。
下午4点52分,第二局发球权归屈正阳——按规则,首局获胜方获得次局首发权。但金敏宰没给任何缓冲,站在接发球位时,双脚分开的宽度比首局宽了5厘米,重心压得极低,双手握着球拍放在身前,目光像锁定猎物般盯着屈正阳的发球手。屈正阳瞬间想起秦教练赛前在战术板上圈出的话:“金敏宰第二局会拼反手快撕,重点压你中路衔接位,别上当。”
第一球,屈正阳按赛前计划发侧旋短球,目标精准落在金敏宰的反手小三角——这是首局破局的关键落点,也是他最擅长的发球位置。可球刚过网,金敏宰的脚步就像装了弹簧,瞬间向中路移位,反手快撕带着181km/h的速度砸过来!球路比首局更刁钻,刚好卡在屈正阳的反手与正手衔接死角,连球台边的裁判都下意识侧身看球的轨迹。
屈正阳膝盖微屈下沉,腰腹瞬间发力,启动【如封似闭82/100】的卸力技巧:球拍斜立45度,轻贴球体后引3厘米,想借着旋转送向金敏宰的正手空当——首局他就是靠这招破解了对方的反手压制。但金敏宰早有预判,左脚尖点地向正手滑步,快带变线时球拍擦过球台,发出“唰”的轻响,球擦着屈正阳的反手边线落地,“1-0!”
记分牌亮起的瞬间,韩国观众的欢呼声几乎掀翻场馆顶棚。金敏宰握着球拍的手顿了顿,指节泛白——这一分是他故意设的陷阱,从首局结束到现在,他和教练就在演练“破解卸力变线”的战术,就是要让屈正阳知道,首局的优势不算数。
第二球,屈正阳换了发球策略,侧旋长球压金敏宰反手大角,想逼他侧身暴露出正手空当。可金敏宰没动,反手快撕直接迎前,球速比第一球还快,达到183km/h,直奔屈正阳追身位!他仓促抬拍卸力,球拍震动得手臂发麻,指节都有些泛白,球擦着拍边飞出界外,“2-0!”
“沉腰!别跟他拼快!”秦教练的声音穿透嘈杂的观众席,手里的战术板重重敲了一下地面,“用中路过渡,等他变线再反击!”屈正阳点点头,擦了擦额角的汗——他刚才太想复制首局的胜利,一上来就急着用正手爆冲,反而中了金敏宰“以快打快”的圈套,连口袋里的手机都跟着震了一下,不用看也知道是妈妈在担心。
第三球,金敏宰的接发球更凶了,身体前倾几乎贴到球台,显然想靠“挑打”抢攻。屈正阳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两秒——国术“凝神”启动的瞬间,耳边的欢呼声仿佛被按下静音键,视野里只剩下金敏宰的手腕和脚步。他发现,金敏宰前倾接短时,左脚会无意识地向前踮半寸,这是重心不稳的信号。
屈正阳发球时故意放慢抛球节奏,侧旋短球比第一球更靠近球台中线,刚好落在金敏宰的接发球盲区。金敏宰想伸手挑打,却因为球太近,手腕没来得及发力,只能勉强用球拍轻挡。屈正阳早等着这个机会,用球拍轻贴球体,把球送向金敏宰的反手小三角短球区——对方刚才前倾接短,重心还没回正,根本来不及移位,“1-2!”
“好球!”看台上的张宇突然站起来喊,手里的备用球拍差点掉在地上——他特意从男双训练馆赶过来,此刻正攥着毛巾,指节都因为紧张而发白。屈正阳对着他点了点头,指尖的汗少了几分——“凝神”的效果比预想中更准,金敏宰的“快攻陷阱”,终于露出了缝隙。
第四球,金敏宰开始玩起了假动作。他抬手要反手变线,手腕却突然顿了顿——这个细微的动作被屈正阳捕捉得一清二楚。首局时金敏宰的反手变线前会有手腕微压,可这一次,他故意模仿这个动作,却把球打向了屈正阳的反手大角!
屈正阳早有准备,启动【玉女穿梭40/100】步法时特意放慢半拍,等球路明确后再移位。他没有急着卸力,而是用球拍轻挡,把球送向金敏宰的正手空当——对方刚才假动作消耗了太多注意力,根本来不及扑救,球擦着拍边出界,“2-2!”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