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清晨的东京体育馆,晨光透过玻璃穹顶洒在中心球台,泛着冷白的光。屈正阳穿着白色国家队队服,领口别着小小的国旗徽章,正对着球台练发球。手腕上缠着妈妈寄来的艾草膏药,温热感顺着小臂蔓延,刚好压下膝盖隐隐的隐痛。
他悄悄展开系统面板,淡蓝色光效在眼底一闪而过:【宿主:屈正阳】【等级:13】【经验值:-160/5000】。目光扫过技能列表——形意拳的劈拳、崩拳带着刚劲,太极拳的如封似闭藏着柔劲,八卦步的玉女穿梭灵活,连应急步都有马踏飞燕、金鸡食米两招保底,简直是全方位无死角!刚暗喜“这下能治张本的快攻了”,就听见秦志戬教练的声音:“正阳,过来!张本智和的反手快撕频率快,你发球别总往他反手送,往正手小三角引。”
屈正阳赶紧收起面板,跑过去接过教练递来的球。抛球、挥拍——【钻拳 20/100】发球刚出手,就擦着球台边线飞了出去。“手腕再松点,别把劲儿都憋在胳膊上。”秦教练伸手调整他的握拍,指尖碰到他紧绷的小臂,“你平时练的传统技巧能帮你稳重心,但发球得按乒乓球的发力来,别混着用。”
屈正阳点点头,重新抛球,心里的暗喜瞬间淡了——原来自己以为的“无死角”,在实战细节里还有这么多要磨的地方。他攥紧球拍,指节泛白:今天一定要把这些绝招揉进比赛里,让所有人都记住这场球。
上午10点,比赛正式开始。看台上的呐喊声几乎要掀翻屋顶,日本观众举着“张本智和必胜”的黄色横幅,还有人用喇叭喊着“速攻!速攻!”。张本智和一上来就亮出招牌——反手快撕打大角度,球速快到拉出残影,屈正阳脚步刚动,球已经擦着球拍飞了出去。“1-0!”张本智和握拳呐喊,眼神扫过屈正阳,带着几分轻蔑。
第二球,张本智和又用同样的套路,反手快撕直奔屈正阳正手空档。这次屈正阳没慌,启动【玉女穿梭 14/100】——双脚像贴在球台表面滑过,膝盖微屈,身体跟着旋转,明明看起来幅度不大,却刚好够到球。他手腕轻抖,正手快拨,球直奔波本反手死角!“1-1!”
裁判举拍的瞬间,看台上的日本观众愣了两秒,随即爆发出零星的掌声。连场边解说都拔高了声音:“这步法太灵活了!像在球台上跳圆舞曲,完全不像19岁新人的表现!”秦教练眯起眼,摸着下巴嘀咕:“这孩子平时练传统技巧没白练,重心稳得很。”他不知道,这是八卦步的核心绝招,屈正阳故意放慢了旋转幅度,伪装成“基础步法调整”。
第三球,张本急了,直接用正手暴冲——球速185km/h,带着强烈的上旋,直奔屈正阳中路。看台上的日本观众已经开始欢呼,连张本智和都提前扬起了嘴角。可屈正阳突然沉肩坠肘,手腕放松,启动【如封似闭 44/100】——球拍像有吸力似的,轻轻贴住球,原本力道十足的暴冲,瞬间被卸去大半劲儿,球轻飘飘地弹回张本智和场地中路。
张本智和没料到这招,手忙脚乱地回球,球直接下网!“2-1!”屈正阳握紧球拍,后背已经渗出薄汗。看台上的中国观众欢呼起来,有人举着手机录像,弹幕里刷满“这是什么神仙卸力?太绝了!日本观众也有人小声惊叹:“好厉害的防守,完全没见过这种动作!”
比赛打到5-5平时,张本智和换了战术,故意打大角度吊球。他正手快带,把球吊到屈正阳反手死角,球擦着球台边线飞出去,眼看就要出界。屈正阳心里一紧,启动【马踏飞燕 7/100】——左脚蹬地,身体腾空而起,右手伸到极限,球拍刚好碰到球!球擦着球拍边缘弹回,还带着轻微的侧旋。
张本彻底慌了,回球时手腕没稳住,球直接飞出球台!“6-5!”看台上彻底炸了,中国观众喊着“好球!”,连日本观众都有人站起来鼓掌。有日本粉丝举着手机,镜头死死盯着屈正阳,嘴里念叨着“太帅了!像飞起来一样!”。秦教练攥紧拳头,指节泛白:“这应急步怎么练得这么好?平时没见他跳这么高啊!”
第七球,张本智和想靠旋转扳回比分,发了个侧上旋长球,直奔屈正阳反手。屈正阳盯着球的旋转轨迹,突然启动【预判+“太极刺客”底牌:出手必杀技 1/3次】——提前0.02秒预判到张本的回球路线,手腕快速翻转,【十字手 20/100】拧拉变线,球擦着球台最外侧的边线落地!
张本连伸手的机会都没有,只能眼睁睁看着裁判举拍:“7-5!”现场解说员的声音都在发抖:“这变线速度太快了!至少180km/h,而且角度刁钻到极致!这19岁小将到底藏了多少本事?”看台上的粉丝已经开始喊屈正阳的名字,有日本女生举着“屈さん、すごい!”(屈先生,好厉害!)的牌子,眼睛亮晶晶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