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记者提问,如此频繁的轮换是否会影响球队的稳定性。安切洛蒂自信地回答:“轮换是保持竞争力的必要手段,尤其是在我们需要在多条战线上战斗的情况下。今天的比赛就是最好的证明,我们拥有足够的球员储备和战术多样性,可以去应对任何风格的对手。我希望我的球队像一个‘战术魔方’——无论我如何转动和组合,它最终都能呈现出一个高效、稳定且美丽的形态。”
返回米兰的专机上,夜色已深。格里兹曼和内马尔并肩而坐,两位天才少年并没有玩手机或听音乐,而是在低声复盘着比赛的细节。
“安托万,你给迭戈的那个过顶传球简直是艺术品,”内马尔由衷地赞叹道,“时机、力量、弧线,都完美无瑕。”
格里兹曼笑了,露出洁白的牙齿:“谢谢,内马尔。但你的表现更让我钦佩。你现在在场上踢得太聪明了,攻守俱佳。迭戈助攻我的那个球,你的启动和传球是关键。”
他们热烈地讨论着,分享着彼此对足球的理解。这种良性的竞争和健康的交流,正是AC米兰更衣室文化的缩影。在这里,天才们互相欣赏,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在飞机的另一头,安切洛蒂并没有休息。他戴着耳机,正在平板电脑上回看比赛录像,手指不时在屏幕上划过,记录下一些关键的节点。他的脸上带着满意的微笑,因为他看到,这支年轻的球队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成长、成熟,逐渐淬炼出真正的冠军气质——无论面对何种困境,总能找到解决之道;无论身处何种逆境,总能坚守自己的信念。
这就是AC米兰,一支正在重返欧洲之巅的伟大球队,它的每一步,都走得坚实而有力。
米兰城在战胜卡塔尼亚后的第二天,迎来了冬日里难得的晴朗天气。阳光洒在杜奥莫广场上,鸽子悠闲地踱步,一切显得宁静而祥和。然而,在足球的世界里,平静往往只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前奏。
西班牙马德里,着名体育报纸《马卡报》的印刷机彻夜轰鸣。第二天清晨,报纸的头版头条赫然刊登着一则足以引爆转会市场的重磅新闻:“莱万多夫斯基的终极梦想——诺坎普”。文章极具煽动性,引用了所谓的“非常接近球员本人的消息源”,绘声绘色地描述了这位波兰神锋对加盟巴塞罗那“充满了强烈的向往”,并宣称“与里奥·梅西并肩作战,将是他职业生涯的巅峰荣耀”。
这则新闻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深水炸弹,瞬间在整个欧洲足坛掀起了滔天巨浪。从英国的《卫报》到法国的《队报》,再到意大利本土的媒体,纷纷在第一时间转载和评论。社交媒体上,#LewyToBarca 的话题迅速登上热搜,球迷们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派,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有人坚信这是球员真实意愿的流露,也有人敏锐地指出,这背后有更熟悉的味道——经纪人的炒作。
米兰内洛训练基地,这股舆论风暴也悄然登陆。球员们在早餐时,手机上都弹出了这则新闻的推送。更衣室里,气氛变得有些微妙。队友们交换着眼神,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疑惑和关切。罗伯特·莱万多夫斯基本人则表现得异常平静,他像往常一样和队友们打着招呼,专注于自己的训练,没有对这件事发表任何公开评论。但他越是平静,那种无形的压力就越是在空气中弥漫。
俱乐部主席办公室里,林志华的表情冷峻如水。他面前的屏幕上,正是《马卡报》的电子版。首席助理马可·罗西站在一旁,表情同样严肃。
“这只老狐狸,又开始了他的表演。”林志华的声音很平静,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平静之下是何等的锐利。他口中的“老狐狸”,指的正是莱万的经纪人,那位在足坛能力不大,屁事不少的小人——皮尼·扎哈维。
“手法太明显了,”林志华冷静地分析道,“通过媒体释放球员‘梦想’加盟的消息,制造舆论压力。目的无非两个:要么是为了一份薪水更高、年限更长的新合同向我们施压;要么,就是真的在为夏季可能的转会铺路,抬高价码。这是他过去几十年里屡试不爽的伎俩。”
马可·罗西点头附和:“是的,主席。皮尼·扎哈维堪称这方面的宗师。当年他运作特维斯、费迪南德,再到后来的戈麦斯、门塔里,几乎都用过类似的媒体战,很少有俱乐部能不被他牵着鼻子走。”
“时代变了,马可。”林志华站起身,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训练场,“我们不能让这种陈腐的把戏影响到球队的团结和士气。尤其是在我们势头正盛的时候,任何内部的裂痕都可能是致命的。必须立刻回应,而且要快、准、狠。”
他转过身,目光坚定:“准备一份官方声明。措辞要强硬,但要保持风度。我们的目标不是与球员为敌,而是要敲山震虎,让那个在幕后操纵的经纪人知道,AC米兰不是他可以随意拿捏的软柿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