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莱格里排出了更接近主力的阵容:阿比亚蒂;阿巴特,内斯塔,蒂亚戈·席尔瓦,科拉罗夫;皮尔洛,范博梅尔,莫德里奇;内马尔;伊布,帕托。这是皮尔洛和莫德里奇首次在正式比赛中搭档中场,外界对这对"大师组合"寄予厚望。
然而,这场比赛并不顺利。沃尔夫斯堡以强悍的身体对抗和高位逼抢着称,他们的中场铁三角迭戈、约书亚和哈西姆·齐耶赫给米兰的中场组织造成了巨大压力。皮尔洛和莫德里奇虽然个人能力出众,但在高强度对抗中的配合还不够默契,多次传球失误导致危险反击。
第23分钟,沃尔夫斯堡中场齐耶赫拦截了莫德里奇的一次失误传球,快速发起反击,最终由前锋埃丁·哲科推射破门,沃尔夫斯堡取得1-0领先。
米兰试图通过控球来重新掌握比赛节奏,但沃尔夫斯堡的压迫几乎不给他们喘息的机会。第37分钟,又是一次失误,这次是皮尔洛在中场被断球,沃尔夫斯堡快速转换,最终由迭戈远射破门,将比分扩大为2-0。
下半场,阿莱格里做出调整,加图索替换了范博梅尔,加强中场防守。这一调整初见成效,米兰的中场稳定了下来,开始能够组织起更有威胁的进攻。第67分钟,皮尔洛一记精准的任意球找到后点的伊布,瑞典人力压防守球员头球破门,米兰将比分追至1-2。
但遗憾的是,米兰未能再次破门,最终以1-2的比分输掉了比赛。
这场失利立即引发了意大利媒体的质疑。《米兰体育报》发表了一篇尖锐的评论文章,质疑皮尔洛和莫德里奇能否共存,并暗示阿莱格里的战术体系可能存在根本性缺陷。
"这些批评过于仓促,"林志华在赛后新闻发布会上平静地回应,"我们正处于季前调整期,问题的出现是正常的,关键是如何解决。我对教练组和球员有充分的信心,我们会在正式比赛开始前调整到最佳状态。"
私下里,林志华与阿莱格里、马尔蒂尼和布拉伊达进行了长时间的战术讨论。最终,他们决定在中场配置上做出一些调整:莫德里奇将被赋予更自由的角色,可以在前后场之间自由穿梭,而皮尔洛则固定在后腰位置,专注于组织和调度。
"这样可以避免两人踩踏同一区域,"阿莱格里解释道,"同时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皮尔洛的视野和长传是无可替代的,而莫德里奇的灵活性和创造力可以在更前的位置发挥更大作用。"
第三场热身赛对阵英超的切尔西,这支由安切洛蒂执教的球队上赛季在英超表现不俗,拥有兰帕德、德罗巴等一众明星。比赛在美国举行,作为米兰美国行的一部分,吸引了近5万名观众。
米兰派出了调整后的阵容:阿比亚蒂;阿巴特,内斯塔,蒂亚戈·席尔瓦,科拉罗夫;皮尔洛,加图索;莫德里奇;内马尔,巴洛特利,伊布。新的中场配置明显更加协调,皮尔洛和莫德里奇的分工更加明确,配合也更加流畅。
比赛开始后,两队展开了激烈的对抗。切尔西的中场三叉戟兰帕德、埃辛和米克尔给米兰的中场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但皮尔洛和莫德里奇的技术优势逐渐显现。第22分钟,皮尔洛在中场拿球,一记精准长传找到左路插上的科拉罗夫,后者横传禁区,巴洛特利抢点射门被切赫扑出,但莫德里奇跟进补射破门,米兰取得1-0领先。
这个进球展现了调整后的中场配置的优势,皮尔洛的长传和莫德里奇的前插形成了良好的互补。
下半场,切尔西加强了攻势。第58分钟,德罗巴在禁区内接到兰帕德的传球,力压内斯塔头球破门,将比分扳平为1-1。
比赛进入到最后20分钟,两队都有些体力不支,但米兰的技术优势开始显现。第78分钟,莫德里奇在中场一次华丽的转身过人后,送出一记贴地直塞,巴洛特利插入禁区,面对出击的切赫冷静挑射,皮球越过门将落入网窝,米兰再次取得领先,2-1。
这个进球不仅展现了莫德里奇的传球视野,也显示出巴洛特利的冷静和技术。年轻的意大利前锋在进球后没有过度庆祝,只是简单地向莫德里奇竖起大拇指,表达谢意,这种职业态度让林志华感到欣慰。
最终,米兰以2-1的比分取得胜利,为美国行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巴洛特利今天表现出色,"阿莱格里在赛后赞扬道,"不仅是进球,更重要的是他的跑动和防守意识都有明显提升。特训计划似乎开始产生效果。"
林志华对此深感欣慰,他知道巴洛特利的成长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更是心理和态度上的转变。马可·罗西的个人指导和伊布的"特别关照"正在帮助这位天才前锋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
然而,尽管取得了胜利,阿莱格里依然指出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们的传球成功率还不够高,特别是在对方压迫下。此外,边路防守也存在漏洞,切尔西多次从我们的左路突破制造威胁。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在剩余的热身赛中解决的问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