巳时?水灵坛潮涌,鱼虾汇聚
日头偏向东南,水灵坛石的周围突然涨起潮水。林羽看着水藻的叶片舒展,水中竟游来成群的鱼虾,围绕着坛石游动,“这是龙宫的水族前来朝圣,” 老河伯撒下渔网,网起的鱼虾都带着水藻的清香,“每年此时,水族便会顺着地下暗河来此,借灵草的气息修行。”
老田夫将谷种撒在潮水中,种子遇水便发芽,顺着水流漂向土灵坛,“《五灵秘录》里说‘潮随月动,生与养应’,” 他数着漂远的芽苗,“就像稻田里的灌溉,水到了,禾苗自然生长。” 林羽望着潮水中的鱼虾与谷芽,突然明白 “水载万物亦能送福,土纳百川亦能育粮” 的深意 —— 自然的馈赠,从不在刻意的索取里,而在顺势而为的默契中。
午时?平衡枢纽石光现,五灵归一
日头正中,平衡枢纽石突然射出五色光带。林羽站在石旁,看见水、火、木、金、土五灵的光芒在空中交织,水藻的青、火焰草的红、灵木草的绿、金石草的白、地脉草的黄,共同组成圆形的光环,“这是五灵平衡的景象,” 老山君的拐杖指向光环中心,那里竟现出万物生长的虚影,“天地之所以生生不息,全靠这五灵各司其职又相互帮衬。”
阿汐将五坛的灵草汁液混合在一起,倒入枢纽石的凹槽,五色液体凝成透明的水晶,里面竟有四季轮回的景象,“这便是‘自然之镜’,” 她指着镜中枯萎又重生的草木,“哪个元素失衡,天地便会出现灾劫。” 林羽望着水晶里的轮回,突然懂得 “五灵归一心,天地方太平” 的真意 —— 自然的永续,从不在某个元素的独霸里,而在各元素的共生中。
未时?生灵汇聚,万物和谐
日头偏向西南,秘境中的鸟兽突然向五灵坛聚集。小鹿在木灵坛旁啃食灵木草的嫩叶,山雀在金灵坛上啄食金石草的果实,鱼儿在水灵坛的浅水里嬉戏,蜥蜴在火灵坛边晒暖,田鼠在土灵坛的沙堆里打洞 ——“这是自然的盛宴,” 老田夫看着和睦相处的动物,“五灵的气息吸引它们前来,就像集市吸引八方客商。”
林羽看着阿汐给受伤的幼鹿喂食灵木草的汁液,小鹿的伤口竟迅速愈合,突然明白 “所谓五灵,不过是生命的五种姿态”。远处传来瀑布的轰鸣,与动物的鸣叫声形成壮阔的交响,让人想起 “万物各有其位,自然自成其章” 的古训。
申时?风暴突至,五灵护佑
日头西斜,秘境突然刮起狂风。林羽正想躲避,却见灵木草的枝条连成挡风的屏障,地脉草的根系加固了地面,火焰草的热气融化了冰雹,金石草的叶片挡住了飞石,水藻的湿气滋润了干涸的空气,“这是五灵协同的力量,” 老铁匠看着安然无恙的鸟兽,“单独任何一灵,都挡不住这场风暴。”
老河伯将五灵草的粉末混合后撒向天空,风暴竟立刻平息,阳光重新洒落,“《五灵秘录》里说‘危难之时,五灵相助’,” 他看着重新活跃的生灵,“这才是秘境存在的真正意义。” 林羽望着五灵草共同作用的场景,突然懂得 “自然的危机,从不是某个元素的灾难,而是全体的考验”。
酉时?先民遗迹显,智慧传承
夕阳如金,五灵坛的周围突然浮现出古老的壁画。壁画上记载着先民如何用水灌溉、用火取暖、用木造屋、用金制器、用土耕种,“这是祖先的智慧,” 老山君抚摸着壁画上的神农像,“他们早就懂得五灵平衡的道理,只是我们渐渐忘了。”
林羽看着阿汐在壁画前临摹五灵图案,发现每个图案都与对应的灵草形态吻合,突然明白 “所谓文明,不过是对自然的理解与尊重”。远处传来晚归樵夫的歌声,与五灵坛的风声共鸣,让人想起 “仰观天象,俯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的古老智慧。
戌时?妖魔作祟,五灵显威
夜幕刚降,一头黑熊精突然闯入秘境。它咆哮着扑向火灵坛,火焰草突然燃起熊熊大火;它转身冲向水灵坛,水藻立刻化作水绳将其缠绕;它想撞向木灵坛,灵木草的枝条瞬间将其绊倒;它试图挖穿土灵坛,地脉草的根系将其困住;它挣扎着想咬断束缚,金石草的叶片突然合拢,将其爪子划伤 ——“这是自然的惩戒,” 老掌柜看着被制服的熊精,“哪个敢破坏平衡,五灵便会联手教训。”
林羽看着五灵草共同制服妖魔,突然懂得 “自然的威严,从不靠仙神的法力,而靠万物的同心”。老河伯用符咒将熊精封印在金灵坛下,金石草的光芒立刻将其净化,草叶上的伤痕也随之愈合。
亥时?月色如水,五灵安睡
万籁俱寂,生灵们各自散去,五灵秘境恢复宁静。老山君的药锄轻敲平衡枢纽石,水藻的青、火焰草的红、灵木草的绿、金石草的白、地脉草的黄渐渐柔和,“所谓五灵,” 他望着月下的五灵坛,“不过是让每种元素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