巳时?隅中蛇动,阳气盛极
日头偏向东南时,巳位石的 “蛇” 形浮雕在树荫里若隐若现。石缝间的蛇莓铺成红毯,与周边的葛藤缠绕成网,露珠从叶尖滴落,在地面砸出的坑痕连成 “巳” 字 ——“这是‘巳气蒸霞’,” 玄辰道长用折扇指着蒸腾的地气,“此刻阳气盛极,草木的蒸腾量恰是子时的十倍。” 清辰拿着湿度计测量,巳位的空气湿度比子时低了三十个百分点,“《玄志》里说‘巳时湿极而干,阳极而阴生’,” 他指着仪器,“就像弓弦张到极致,便要回弹。”
村民们在坛边晾晒谷物,巳位的麦子很快泛出金黄,与未位的稻子形成鲜明对比。“巳时晒麦,得火气足,” 晒谷的老汉笑着说,“未时晒稻,得土气厚,时辰错了,谷粒就不饱满。” 林羽望着那些饱满的麦粒,突然觉得所谓 “天道”,不过是让万物各随其时 —— 麦子借巳时的火气加速脱水,稻子借未时的土气保持温润,差异的特质在各自的时辰里得到彰显,却又在整个坛的气场里相互配合,共同构成生机的循环。
午时?日中马奔,阴阳相半
日头正中时,午位石的 “马” 形浮雕被阳光镀成赤金。石缝间的马齿苋铺成绿毯,叶片在强光下微微卷曲,与坛心晷影石上的指针形成直线 —— 这是《玄志》记载的 “午时正阳”,每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十二辰石的阴影都缩至最短,显 “阳极生阴” 之象。
玄辰道长将各辰石上的水同时倒入坛心的凹处,十二色水在凹里旋转,很快交融成清澈的透明,“这便是‘午能合十二’,” 他指着旋转的水,“时辰非孤立,乃昼夜消长,午中则显阴阳平衡。” 午婶端来十二碗菜,午位放烤羊肉,子位放凉拌菜,众人夹菜时,自然地按时辰流转的顺序取食,没人刻意安排,却吃得五味调和。
林羽夹起一块烤羊肉,浓郁的滋味带着午火的烈;再夹一筷凉拌菜,清冽的滋味含着子水的润,突然懂了 “阴阳相济” 的真意 —— 不是消灭时辰差异,而是在差异中找到平衡的节点,就像饮食的冷热、劳作的张弛、昼夜的交替,都是在正午的平衡中维持着整体的和谐,就像这坛心交融的水,失去了原有的颜色,却获得了新的生命力。
未时?日昳羊归,地气沉降
日头偏向西南时,未位石的 “羊” 形浮雕在树荫里显得温顺。石缝间的羊蹄甲开着紫花,与周边的苜蓿连成一片,蜜蜂在花丛中穿梭,翅膀振动的频率与未时的钟声相合 ——“这是‘未气归田’,” 玄辰道长指着沉降的地气,“此刻土气最厚,植物的根系生长速度是巳时的两倍。” 清辰拿着标尺测量,未位的苜蓿根比清晨长长了半寸,“《玄志》里说‘未时土旺,万物归仓’,” 他笑着说,“就像农妇归屋,万物也在此时扎根。”
村民们在坛边翻土,未位的土地被翻出褐红的新土,与申位的麦田形成鲜明对比。“未时翻土,得土气足,” 翻地的老农说,“申时分种,得金气清,时辰错了,庄稼就长不好。” 林羽望着那些新翻的土地,突然觉得所谓 “时辰”,不过是天地给农事定的时刻表,顺应则收,违逆则歉。远处传来牧童的笛声,与坛边的虫鸣形成和谐的午后曲,让人想起 “日昳方炊饭,秋深始采茶” 的诗句。
申时?晡时猴戏,金气渐肃
日头西斜时,申位石的 “猴” 形浮雕在霞光里显得灵动。石缝间的猴桃藤缠着古柏,果实泛着青黄,与周边的谷子连成一片,谷穗在风中摇曳的频率与申时的鼓点相合 ——“这是‘申气肃杀’,” 玄辰道长指着飘落的谷叶,“此刻金气渐盛,植物的呼吸作用是午时的一半。” 清辰拿着氧气检测仪测量,申位的氧气浓度比午时低了五个百分点,“《玄志》里说‘申时金旺,万物收敛’,” 他指着仪器,“就像猴子收爪,万物也在此时敛藏。”
村民们在坛边收割谷子,申位的谷穗饱满沉重,与酉位的高粱形成鲜明对比。“申时割谷,得金气利,” 收割的农夫说,“酉时收粱,得酉气醇,时辰错了,籽粒就易脱落。” 林羽望着那些饱满的谷穗,突然觉得所谓 “天道”,不过是让万物各随其时 —— 谷子借申时的金气加速成熟,高粱借酉时的醇气增加甜度,差异的特质在各自的时辰里得到彰显,却又在整个坛的气场里相互配合,共同构成收获的图景。
酉时?日入鸡栖,阴气渐盛
夕阳西下时,酉位石的 “鸡” 形浮雕被霞光染成金红。石缝间的鸡冠花挺着红焰般的花,与周边的菊花连成一片,归巢的鸡群在坛边踱步,啄食的频率与酉时的钟鸣相合 ——“这是‘酉气沉降’,” 玄辰道长指着渐浓的暮色,“此刻阴气渐盛,植物的蒸腾作用是巳时的十分之一。” 清辰拿着湿度计测量,酉位的空气湿度比巳时高了四十个百分点,“《玄志》里说‘酉时阴生,万物归巢’,” 他指着仪器,“就像鸡归笼,万物也在此时栖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