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羽小心地往石缝中植入灵脉草,指尖刚松开,灵草的根系便遇 “灵脉土” 立刻舒展,像找到了归宿般紧紧贴着石壁。玄蕴道长取出罗盘,罗盘指针在雾中微微晃动,最终稳定指向石缝方向。“此处为‘坎’位,属水,与灵脉草的‘通脉性’相合,如此一来,云窟灵脉已通三分。” 邱工赶紧拿出湿度仪监测,屏幕上的数值跳动片刻后稳定下来 —— 种植区的石壁湿度比裸露处低了 28%。“这便是‘道法自然’的妙处啊!” 他兴奋地在窟壁上用红漆标注方位,笔尖划过石壁时,特意避开了残存的经文,“不与石头较劲,只借着云窟本身的地势与气场来修复,比强行凿石省工十倍,效果还更好。”
早饭是在窟旁的石屋里吃的。石屋墙体由云窟的旧石砌成,屋顶盖着松枝与茅草,虽简陋却暖和。粗陶碗里的姜汤粥冒着热气,粥面上飘着几片灵脉草叶,谷物的温热裹着高山草木的清冽,喝一口,暖意从喉咙一直流到胃里,驱散了清晨的寒气。老秦啃着冻硬的窝头,窝头边缘有些干裂,他却吃得香甜,说起十年前的一次救援 —— 那年冬天雪下得特别大,他带着文物专家冒雪进山,走到云窟时,发现半面窟壁已经酥化坍塌,经文碎块混在雪地里,让人看了心疼。“那时候只想着怎么加固石壁,哪顾得上什么云窟灵脉,现在想来,真是治标不治本。” 他望着雾散后仍泛着湿光的石壁,眼神里满是愧疚,“现在种上灵草,哪怕只能让石质酥化慢一点,也算给当年的疏忽赎点罪。”
玄蕴道长在石屋角落煮了壶雪灵芝茶,紫砂壶冒着热气,茶汤倒在粗瓷杯中,浅黄如琥珀,还没喝,先闻到一股清苦中带着甘甜的香气。“《庄子》云‘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他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热气,“人护着云窟,是敬畏自然之道;给石壁种上灵草,是还给石头生机,不过是天地间的循环往复罢了,不必过于执念。” 林羽望着窗外石缝中舒展的灵脉草,叶片在寒风中覆着薄霜,却不见丝毫枯萎,反而透着勃勃生机。他忽然懂了 “以燥化湿” 的真意 —— 不是对抗云雾的湿,不是强行改变云窟的环境,而是用草木的坚韧,在湿石中寻得一条通脉的缝隙,顺着自然的性子,让生命与石壁共生。
上午的种植却遇到了挫折。在窟内的藏经洞区域,情况比预想中更糟糕 —— 邱工的检测仪显示,这里的石质酥化度达 4.2 级,属于严重酥化,用指尖轻轻一按,石壁就会留下凹陷,石粉簌簌往下掉;灵草幼苗刚栽进石缝,还没来得及固定,就随着石粉一起滑落,根本扎不了根。邱工的温湿度仪更是显示,洞内湿度高达 92%,常年的高湿环境让石质持续酥化,仿佛再碰一下,整面墙都会塌下来。“这是‘湿滞亢盛’之区,阴寒之气太重,草木难以存活。” 玄蕴道长眉头微蹙,却没有慌乱,他从随身的布包里取出一把桃木剑,剑身泛着温润的光泽,是常年摩挲的痕迹。他在藏经洞周边的地面上画出简易的八卦图,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个方位清晰明了,每一笔都透着沉稳。“洞内属‘坤’位,土性过湿,需先引来燥散之气,平衡阴湿。” 他让弟子们去山巅采集干松枝 —— 山巅风大,松枝晒得干燥,带着松脂的香气,弟子们抱着松枝回来时,衣摆上都沾着松针。玄蕴道长亲自指导他们编织 “散湿帘”,松枝顺着气流方向排列,疏密有致,然后沿洞壁内侧铺设,像一层保护性的屏障。“此为‘燥化湿滞’之法,” 玄蕴道长指着散湿帘解释,“松枝属木,木能疏土,可引导洞外的干燥气流进入洞内,散去多余的湿滞之气,等灵草扎根后,自然能实现阴阳调和。”
林羽忽然想起《太初规则》中 “湿有黏滞,化有燥散,草木能解” 的批注,墨迹旁还有前辈画的简易草木图,与玄蕴道长的 “阴阳平衡” 之道不谋而合。他立刻让团队找来废弃的竹篾 —— 这些竹篾是之前清理窟前杂物时发现的,原本打算丢弃,现在正好派上用场。他们按八卦图的 “离” 位(属火,主燥)铺设竹篾,只留 “坤” 位(属土,主湿)透湿,形成一个巧妙的气流循环系统。“这样既不阻碍洞内的湿气自然循环,又能散去多余的湿滞,恰合‘过犹不及’的中道,不会让洞内过于干燥,也不会让湿气滞留。” 林羽一边调整竹篾的角度,一边说道,眼中满是豁然开朗的光芒。
没过多久,山下村落的村民们也挑着竹筐来了。以采高山药材为生的刘婶走在最前面,她穿着蓝色的粗布棉袄,头上裹着花头巾,手里捧着个旧陶罐 —— 陶罐表面有些磨损,罐身上的雪灵芝纹却清晰可见,花瓣舒展,栩栩如生。“这是我奶奶年轻时画的,那时候云窟还没衰败,我们上山采药,药篓里总能采到‘灵脉草’,炖在汤里,喝了能驱寒。” 她指着窟前的湿滑石坡,语气里满是怀念,“2022 年的《云窟环境报告》我也看了,上面写着‘石质酥化速率较十年前加快 3 倍’,那时候我就想着,要是能为云窟做点什么就好了。” 林羽接过刘婶递来的灵草苗,发现每株灵草的根部都裹着一层陶土,陶土中还混着细细的火山灰 —— 后来他才知道,这是玄蕴道长特意为村民们调制的 “通脉灵土”,怕村民们带来的灵草苗不适应云窟的环境。“火山灰能散湿,陶土能护根,” 玄蕴道长捻起一撮陶土,放在阳光下细看,陶土泛着淡淡的红色,“云窟因湿滞而灵脉紊乱,暂时用这‘通脉灵土’稳住石气,等灵草成势,根系扎进石壁,自然能让灵脉重新流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