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宫大殿,战意凛然。嬴政手持太阿剑,目光扫过群臣,伐楚之令已是箭在弦上。武将亢奋,文官虽有心存疑虑者,但荧惑守心的星象、楚军悍然袭击的事实、以及秦王那不容置疑的威严,让他们不敢轻易出声。
“王兄,且慢!”成蟜越众而出,声音清晰却带着一丝急切。他知道,此刻任何情感上的劝阻都已无用,必须拿出更有力的东西。
嬴政目光扫来,带着一丝被质疑的不悦:“王弟尚有异议?楚人猖獗,天象示警,地脉震怒,岂能不伐?”
“臣弟非阻王兄扬威,乃欲助王兄行必胜之道,免蹈险地!”成蟜拱手,旋即转向内侍,“抬上来!”
数名郎官抬着一面巨大的、覆盖着绢布的木板走入殿中。成蟜猛地扯下绢布,露出上面绘制的一幅极其复杂的动态战略推演图!此图以骊山工坊最新研制的混合颜料绘制,竟能根据嵌入其中的简易机括和成蟜的灵力引导,缓缓演变!
“此乃臣弟依据当前局势,推演伐楚之九种可能及七十二项变数之后果!”成蟜手持长杆,点向图谱。图上,代表秦军的黑色箭头与代表楚军的红色区域不断碰撞、变化,旁边辅以密密麻麻的数据标注:兵力对比、粮草消耗、地形影响、气候预测、各国干预概率、乃至国内民力承受度估算!
“若即刻发兵二十万南下,依模型推演,胜率虽有七成,然……”成蟜长杆指向几个关键节点,“楚地多泽瘴,我军士卒水土不服之概率高达四成,非战斗减员将极为严重;粮道漫长,被袭扰风险巨大;而此时魏、赵、燕三国虽表面安静,然其国内动员之迹象隐现,若我大军深陷楚地,其合纵背刺之概率将骤升至五成以上!届时,恐非伐楚,而是四面受敌!”
他又将长杆移向另一条推演分支:“若暂缓两月,待秋收粮足,并先以外交手段稳住魏、赵,同时派小股精锐持续袭扰楚境,破坏其春耕,则伐楚胜率可升至八成半,且后方稳固,损失大减!”
一幅幅动态图示,一串串冰冷精确的数据,将一场看似热血沸腾的战争,解剖得淋漓尽致,将其中的风险与机遇赤裸裸地展现在所有人面前。朝堂之上一片寂静,只剩下成蟜清晰的分析声和图表上机括转动的细微声响。
吕不韦脸色阴沉,他没想到成蟜会用这种方式阻战。那些数据太过直观,让人无法反驳。
嬴政的眉头紧紧锁起,他盯着那不断变化的推演图,眼中的狂热战意渐渐被理性的审视所取代。他是雄主,而非莽夫,成蟜提供的这种前所未有的、基于“数据”的战略视角,深深触动了他。
就在嬴政沉吟抉择之际,他腰间的秦王玺再次毫无征兆地嗡鸣起来,散发出灼热的玄黑光芒,甚至自主悬浮而起!
与此同时,那幅巨大的战略推演图上,代表秦国国运的金色气运流突然剧烈波动,竟与秦王玺产生了共鸣!而气运流的波动核心,隐隐指向了暂缓进攻、稳固后方的那条推演分支!
更令人震惊的是,一股浩瀚、古老、却带着一丝赞许意味的意志,仿佛从骊山地底深处传来,轻轻拂过秦王玺,继而掠过整个大殿!在这股意志影响下,推演图上那条“缓攻”分支的光芒愈发璀璨稳定,而“急攻”分支则显得躁动不稳。
地底祖龙之魂,竟以这种隐晦的方式,表达了对“稳健”策略的认可!它似乎认为,一个强大而稳定的秦国,更符合它的利益。
嬴政浑身一震,猛地伸手握住震颤的秦王玺。一股暖流伴随着庞大的信息碎片涌入他的脑海——并非是清晰的言语,而是关于“根基”、“耐心”、“吞噬”的模糊意念。这一刻,他仿佛与这片土地之下的古老灵魂产生了刹那的交融。
他深吸一口气,眼中最后一丝冲动彻底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深沉的理智与更加磅礴的野心。
“王弟所言……甚善!”嬴政的声音回荡在大殿,已然恢复了绝对的冷静,“伐楚之事,暂缓。然,非不伐,乃欲毕其功于一役!依王弟推演,整军、囤粮、固交、疲楚!诸卿,依此方略,即刻部署!”
“大王圣明!”群臣山呼,许多文臣暗暗松了口气。
吕不韦指甲几乎掐进掌心,却也只能低头领命。他再一次败给了成蟜那匪夷所思的“数据”能力,甚至……还有那冥冥中仿佛站在成蟜一边的“天意”?
退朝后,嬴政独留下成蟜于偏殿。
“王弟之才,近乎鬼神。”嬴政看着成蟜,语气复杂,“那推演之术,可能授之于人?”
成蟜苦笑摇头:“此乃臣弟特殊禀赋,辅以大量观测计算,难以普及。然,其思维可借鉴:重数据,多推演,慎决断。”
嬴政若有所思,不再追问,转而道:“既定缓攻,疲楚之策,计将安出?”
成蟜成竹在胸,献上三策:
“一曰经济战: 严查边境贸易,大幅提高楚国奢侈品(如珠玉、香料)进口关税,却暗中低价大量收购其粮食、生铁、皮革等战略物资。同时,仿制楚国特有之漆器、丝绸,以低价优质冲击其市场,断其财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