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母娘娘的动作比预想中更快,或者说,她迫切需要杨戬这把利刃来斩开天庭积弊的乱麻。
不过数日,敕封杨戬为司法天神的旨意便昭告三界。杨戬身着玄色神甲,额间银纹愈发冷峻,手持神戟,正式入驻了那座令众多仙神敬畏的司法天神殿。
净灵司内,穗安请来了哪吒。
这位正闲得发慌,听闻有事可做,立刻来了精神。
“三太子,你交友广阔,师门兄弟众多,可否请他们出面,定期举办些小型法会、论道茶座?
不必拘泥高深道法,哪怕是讲讲修行心得、见闻趣事,或是传授些实用的护身小术,给那些底层小仙、新晋仙官一个学习交流、排解寂寥的途径?”穗安提议道。
哪吒眼睛一亮,拍胸脯保证:“这事好办!包在我身上!总比看他们一个个憋闷坏了,整日里琢磨不该想的事强。”
另一边,龙吉公主也领了新的职司。 她重启了因各种原因停办多年的 “瑶池小宴” ,不再是蟠桃会那般严肃,而是邀请各司小仙,赏花、品茗、交流音律,气氛轻松融洽。
她牵头组织了 “云海弈局” ,鼓励仙官们以棋会友,甚至还设了些彩头,引得不少平日只知修炼执勤的仙神也饶有兴致地参与进来。
在她的推动下,天庭藏书阁定期举办 “经卷品读会” ,仙官们可分享自己读到的有趣典籍、上古秘闻。
与此同时,杨戬以司法天神之权,严格管制仙官下凡流程。
所有下界公干,皆需明确事由、时限,并有相应的监督机制,杜绝了以往借机滞留人间、甚至暗中享受人间香火供奉的乱象。
他与穗安配合,依据净灵司监察到的情欲波动与业力线索,雷厉风行地清理了一批在凡间呼风唤雨、作威作福,甚至干涉王朝更替的腐朽之仙,一时间天庭风气为之一肃。
然而,修订天律时,穗安与杨戬之间,第一次出现了明显的分歧。
两人在梳理旧有天条时,发现其条文确实死板僵硬,且最关键的解释权完全掌握在玉帝一人手中,导致刑罚忽重忽轻,全凭上位者心意。
他们共同努力,将模糊的条款细化,根据行为造成的影响范围、危害程度,制定了更加清晰、更具操作性的量刑标准,使得天律终于有了“法”的样子,而非“一言堂”的工具。
但在处理最敏感也最根源的“思凡”一事上,他们的理念产生了碰撞。
杨戬看着那条“仙凡相恋,重惩不贷”的旧律,沉默良久:“仙神动情,若只是私下往来,未曾孕育子嗣,未扰乱人间秩序……我以为,或可从轻处罚,以禁锢、削去部分修为为主,不必非要以分离、打入轮回为结局。”
他的眼前,闪过了母亲瑶姬的身影,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柔和。
穗安却立刻摇头,态度异常坚决:“不可!若按你所言,只要不生孩子便可从轻,那人间岂不成了神仙们可以随意游历、甚至肆意妄为的‘游乐场’?
今日这个仙娥下去爱一场,明日那个天将下去恋一回,天庭威严何在?
更重要的是,情之所至,谁能保证永远理智,绝不越雷池一步?一旦开了这个口子,防不胜防,此例一开,后患无穷。”
她目光锐利地看着杨戬:“我知道你心有不忍。但正因如此,才更需要明确的界限。
对触犯此条者,无论是否造成严重后果,都必须施以重惩,方能起到震慑之效,从根本上遏制这股风气。”
司法天神殿内,气氛因两人在“思凡”律条上的分歧而降至冰点。
杨戬因穗安主张对所有思凡者施以重惩,联想到母亲瑶姬的悲剧,一时激愤,脱口而出:
“那些倚仗神权、祸乱人间的,自该严惩不贷!可那些……那些仅仅只是心生向往,追求片刻情爱温暖的,又何至于此?
元君此法,与玉帝的严苛冷酷,又有何区别!”
话音一落,殿内一片死寂。
杨戬自己也意识到失言,但话已出口,他紧抿着唇,倔强地看着穗安。
穗安并未动怒,只是静静地看着他,眸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她意识到,杨戬天生半仙之体,力量强大,他或许见过凡人疾苦,却未必真正理解,一个拥有漫长生命和超凡力量的存在,其本身的存在,对脆弱的凡人世界意味着什么。
她轻轻叹了口气,所有的争论之意似乎都随之消散,只剩下无奈,“罢了。”
她起身,走向殿外,“口舌之争无益。走吧,我带你亲眼去看看,神仙或者说,仅仅是超越凡俗的力量与存在,对凡人究竟意味着什么。”
杨戬不明所以,但还是跟了上去。
下界之前,穗安示意道:“把你变得丑些,再收敛所有仙灵气息,莫要引人注目。”
说罢,她自身仙光流转,化作一个面容普通的女子,更在脸颊上布了一大片暗红色的胎记,看上去颇有几分丑陋。
她又示意杨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