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周营之中一处僻静军帐内。
龙吉公主默默擦拭着鸾飞剑上的血迹,脸色沉静如水,眼底却翻涌着复杂难明的情绪。
白日斩杀洪锦的快意过后,便是对自身命运更深的迷茫。
帐内光影微动,穗安的身影悄然浮现,无声无息。
龙吉公主擦拭的动作一顿,并未抬头,只是淡淡开口:“七魄元君?白日里,是你在暗中助我?”
“正是。”穗安坦然承认,她走到龙吉公主对面坐下,“是王母娘娘心念公主,知你性情刚烈,恐你被所谓‘天命’所缚,特命我见机行事,助公主斩断这不情愿的枷锁。”
龙吉公主擦拭宝剑的手彻底停下,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动容和暖意:“母后……终究还是母后记挂着我们这些儿女。”
她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比起威严冷漠、以天条为重的父皇,母亲王母的暗中回护更让她感到温情。
穗安看着她,没有再迂回,直接开门见山:“公主,如今你虽助周伐纣,但身负被贬之责,即便大功告成,前途亦在未定之天。
我建净灵司,专司三界情欲孽债,导人向善,抚平执念,正需公主这般敢爱敢恨、明辨是非之人。
不知公主可愿入我净灵司,共掌此职?”
龙吉公主闻言,沉吟片刻,她看向穗安,目光锐利了几分:
“元君,不瞒你说,我当初正是因为不满父皇对瑶姬姑姑一家那般严苛无情,当面顶撞于他,才被贬下凡间。
近日我亦听闻了净灵司之事,觉得那确实是这冰冷天庭规则下难得的一抹温情与变数。只是……”
她顿了顿,不无担忧地问道:“我如今是戴罪之身,元君招揽我,父皇若知,岂不会对元君心生责难?”
穗安从容答道:“陛下如今正闭关参悟大道,无暇他顾。
公主此刻正在凡间,除了等待封神榜上有名,便唯有趁此时机,先行恢复神职,纳入新的体系。
若待封神之后,三百六十五路正神归位,神职圆满,公主再想重返天庭核心,只怕难上加难。”
玉帝不在,这是钻空子的最好时机,一旦错过,要么上封神榜受约束,要么可能就再无机会。
龙吉公主眼神闪烁,显然被说动了,她沉默良久,方才缓缓道:“元君所言,甚是有理。此事关乎重大,请容龙吉再考虑一番。”
穗安也不逼迫,点头道:“理当如此。”
她翻手取出一枚青翠欲滴、蕴含着精纯生机与守护之力的树叶,递给龙吉公主,
“此物赠予公主,若遇危急时刻,或可救你一命。无论公主最终作何决定,此物权当是我的一点心意。”
龙吉公主接过树叶,感受到其中不凡的力量,心中更暖,郑重谢道:“多谢元君厚赐。”
穗安微微颔首,身影再次悄然隐去,仿佛从未出现过。
离开周营,穗安于云层之中回首望了一眼西岐方向,心中思忖:“龙吉公主此处尚需时间考量,不能全然指望。
既然土行孙无缘我净灵司,那么,另一边的那对夫妇——张奎与高兰英,就必须设法纳入麾下了。
此二人本事不凡,更难得的是夫妻情深,若能引其向善,正是处理情欲执念的绝佳人选,断不能让其再走上绝路,最终上了那封神榜。”
心意既定,她化作流光,转向朝歌方向疾遁而去。
穗安再次见到了帝辛。
这一次,并非在王宫奢靡的宴席之上,而是在一处略显空旷冷清的高台。
他独自凭栏,望着远处西岐方向隐约可见的兵戈之气,身上那袭王袍在夜风中猎猎作响,背影竟透出几分孤寂与萧索。
闻仲太师及其麾下的截教弟子确实在奋力支撑,朝歌城内亦不乏能人异士。
但作为王朝的核心,帝辛本人却仿佛抽离于这场生死大战之外,甚至将许多政务直接丢给了妲己处理,自己则依旧沉湎于酒色,一副亡国之君模样。
这与穗安推测出的、那个曾意图革除积弊、打造“地上仙朝”的雄主形象,产生了巨大的割裂。
“陛下。”穗安的身影在他身后悄然浮现。
帝辛并未回头,似乎早已料到她的到来。他声音平静,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你又来了。这次,是想看看寡人这困兽犹斗的狼狈相,还是想来劝寡人顺应天命,自缚请降?”
穗安走到他身侧,与他一同望向远方,那里是西岐联军的营火,如同繁星点点,却蕴含着颠覆一个王朝的力量。
“我只是不解。”穗安直言不讳,“陛下似乎早已预见了结局,甚至亲口承认‘已经输了’。
既然如此,为何不奋力一搏?闻太师、截教道友,乃至这朝歌城内依旧忠于您的力量,并非没有一战之力。
您若振作,胜负犹未可知。为何要表现得如同认命一般?”
帝辛终于侧过头,嘴角扯起一抹复杂的笑意,那笑容里有嘲讽,有无奈,更有一种洞悉一切的苍凉。 “奋力一搏?然后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