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明高兴得不行,说:“要是真能参展,咱们基地的老物件就能让更多人看见了!”
七月中旬,赵晓宇从北京回来,还带了个好消息:故宫想把老磨坊窖藏里的家书和邮票借过去,办个“民国民间生活展”,让更多人了解当时普通人的生活。“苏叔,这可是咱们基地的荣誉,”赵晓宇说,“故宫的专家说了,这些家书比很多贵重文物都有价值,能还原真实的历史。”
苏明赶紧跟文物局商量,文物局的人也特别支持:“这些东西能去故宫展览,是咱们县的骄傲!”马大爷听说了,也跟着高兴:“咱们镇的老物件,先是爵去故宫,现在家书邮票也去,以后咱们镇说不定能成文物大镇!”
送文物去北京那天,县里还派了车护送,苏明和李阳也跟着去了。到了故宫,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把家书和邮票放进展柜,还特意在旁边放了块牌子,写着“来自XX镇老磨坊窖藏”。苏明看着自己守护的东西摆在故宫里,心里满是自豪:“没想到我一个开超市的,还能跟故宫扯上这么多关系。”
从北京回来,苏明就开始忙着筹备基地的“民国生活体验周”,找了些民国时期的旧衣服、老唱片,还教大家写毛笔字、用算盘算账。街坊们都特别积极,张叔穿上民国的长衫,拿着算盘给大家表演算账,引得大家哈哈大笑;刘婶则穿上旗袍,跟着老唱片的音乐跳舞,说:“没想到我这把年纪,还能过吧民国瘾!”
体验周办了七天,每天都特别热闹,还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让孩子体验以前的生活。有个小男孩跟着苏明学写毛笔字,虽然写得歪歪扭扭,却特别认真:“苏爷爷,以前的人就是这么写字的吗?真有意思!”苏明笑着说:“是啊,以前没有钢笔电脑,大家都用毛笔写字,以后爷爷教你写更好看。”
九月初,大学生们把剪好的纪录片寄来了,苏明组织街坊们在基地的院子里看。当看到苏明抱着木盒从洞口爬出来的画面时,大家都鼓起掌来;看到马大爷讲护爵的故事时,不少人都红了眼圈。看完纪录片,张叔说:“这片子拍得真好,把咱们护老物件的事儿都拍出来了,以后咱们也有纪念了。”
十月中旬,故宫的“民国民间生活展”结束了,家书和邮票完好无损地送了回来。苏明特意在基地给它们设了个单独的展柜,还放了台电视机,循环播放大学生拍的纪录片。来参观的人,看完纪录片再看展品,都能更明白这些老物件背后的故事。
年底的时候,县文旅局给基地发了笔奖金,说是奖励他们对文物保护的贡献。苏明跟大家商量,把奖金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给基地买了新的修复工具,一部分给街坊们买了年货,还在基地办了场年夜饭,大家围在一起,吃着饭,聊着老物件的故事,热闹得跟一家人似的。
苏明看着眼前的热闹景象,又看了看展柜里的老物件,心里满是踏实。
除夕前几天,基地里年味越来越浓,苏明和李阳贴春联、挂灯笼,马大爷还写了福字,贴满了展示区的展柜。正忙得热火朝天,快递员突然送来个大箱子,收件人是“基地全体护宝人”,寄件地址是北京故宫。
“肯定是晓宇寄的!”苏明赶紧拆开箱子,里面满是故宫文创——印着文物图案的红包、写着“平安”的挂饰,还有件特别的礼物:一本装订精美的相册,里面全是基地老物件在故宫展览的照片,青铜爵、家书、邮票的特写都有,最后一页还贴着张故宫专家的手写便签:“感谢你们守护民间记忆,期待新一年再合作!”
街坊们凑过来看,都忍不住赞叹:“这相册太珍贵了!得好好收着,以后给孩子们看!”苏明把相册放在图书室最显眼的位置,说:“这是咱们所有人的荣誉,得让来基地的人都看看。”
大年初一早上,苏明刚打开基地门,就看见门口站着个熟悉的身影——是之前修收音机的老奶奶,手里拎着个布袋子,里面是刚包好的饺子。“苏先生,过年好!”老奶奶笑着说,“我包了点白菜猪肉馅的饺子,你们趁热吃,一年都有好福气。”
苏明赶紧接过饺子,邀请老奶奶进来坐。刚聊没几句,外面突然热闹起来,一群孩子举着小旗子跑过来,领头的是小马,手里还拿着幅画:“苏爷爷,新年快乐!这是我们给基地画的年画!”画上面,基地门口挂着红灯笼,展柜里的老物件都活了过来,青铜爵在唱歌,石磨在转圈,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正月十五元宵节,基地办了场“老物件灯谜会”,李阳把老物件的特征编成灯谜,写在红灯笼上。比如“故宫常客,马爷珍宝”(答案:青铜爵),“磨过五谷,见证时光”(答案:民国石磨)。孩子们围着灯笼猜,猜对了就能拿块糖,大人则在旁边聊天,吃着马大爷煮的元宵,热热闹闹的。
正玩得高兴,县文旅局的人突然来了,还带来个好消息:“咱们镇要评‘文化特色小镇’,基地的文物保护工作是重要加分项,下个月省里要来考察,想请你们准备下介绍材料!”苏明又惊又喜:“真的?咱们镇也能成特色小镇?”“当然是真的!”工作人员笑着说,“你们守护老物件,就是守护咱们的文化根脉,值得被更多人知道。”
接下来的一个月,苏明和李阳忙着整理材料,赵晓宇也从北京回来帮忙,把基地这些年的故事、老物件的来历都整理成文字和图片。
马大爷还特意练了讲解词,说要给考察组讲护爵的故事;张叔则把铁皮饼干盒擦得锃亮,放在展示区最前面,说要让考察组看看“镇镇之宝”。
考察那天,省里的专家们来到基地,苏明带着他们参观,李阳演示修复工具的用法,马大爷则声情并茂地讲起青铜爵的经历。当专家们看到从老磨坊窖藏里发现的家书时,都忍不住称赞:“这些民间文物太有温度了,比冰冷的古董更能打动人!”
喜欢赌石:财色双收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赌石:财色双收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