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山林,李大海沿着官道向东走了五日,终于远远望见了一座城池的轮廓。城墙是用青灰色的巨石砌成,高达十余丈,上面布满了闪烁着灵光的防御阵纹,显然是修仙者聚集的坊市城池。城门口上方悬挂着一块巨大的匾额,上书“云水城”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透着一股厚重的气势。
越是靠近城池,路上的修士便越多。李大海始终保持着警惕,将铁剑藏进储物袋,换上一身灰扑扑的道袍,尽量缩在人流边缘。筑基初期的修为在这等地方如同蝼蚁,任何一点冲突都可能引来杀身之祸,更何况他天生对人心多了几分戒备。
守城的修士腰间挂着“柳”字令牌,个个都是筑基中期的修为。李大海缴纳了入城费,随着人流走进城内,目光不动声色地扫过四周——云水城比王家坊市规整得多,街道宽阔,店铺林立,空气中的灵气也更浓郁,只是往来修士的眼神里,多了几分精明与疏离。
他找了家偏僻的客栈住下,接下来两日,每日都在城内闲逛,专挑角落的废料摊打转。云水城的资源确实丰富,他淘到了几块不错的阵盘残片,还有一张破损的“匿息符”,正适合用来加强自身的隐蔽。
这日午后,李大海在城东药市查看灵草,忽然听到身后有人喊他:“这位道友,可是李大海李兄?”
他回头,只见一个穿着锦袍的中年修士笑眯眯地走来,体态微胖,面色红润,腰间挂着柳家客卿的玉牌,修为却是筑基后期。李大海的记忆迅速翻涌——是那个总被人喊“黄大善人”的修士。
这人最擅长挂着副慈悲面孔,实则精于算计,那时便听说他靠哄骗散修交换灵草、低价收购别人拼死得来的材料发过不少横财,“大善人”的名号不过是他用来笼络人心的幌子。
“黄道友。”李大海拱了拱手,语气平淡,刻意压下了眼底的戒备。
“哎呀,真是李兄!”黄大善人快步上前,热络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力道不轻不重,带着隐隐的试探,“这么多天不见,李兄还是这么低调。我如今在柳家做个客卿长老,说来还多亏了当年帮他们救助被困的外门子弟,族长念我心善,才给了这个机会。”
“心善”二字从他嘴里说出来,让李大海胃里微微发腻。他不动声色地侧身避开对方的手:“黄道友怎么还是筑基后期,当初不是突破金丹了么。”
“唉,当初突破被人搅局了,能留了一条命就不错了。”黄大善人咬牙切齿很明显不想多说这件事,然后邀请说道,“走,李兄,我做东,醉仙楼的灵酒可是一绝,咱们好好叙叙旧。”
李大海本想拒绝,转念又觉得不妥——对方如今是柳家客卿,在云水城根基深厚,贸然得罪不明智。他点了点头:“那就叨扰黄道友了。”
醉仙楼的包间布置得奢华,黄大善人点了满满一桌子菜,光灵食就占了大半,还特意嘱咐店小二:“多上几道滋补的,我这位兄弟看着清瘦,定是这些年历练太苦了。”
李大海默默看着他演戏,拿起筷子时特意避开了那些看起来最名贵的菜肴——修仙界的宴请,从来都不是单纯的吃饭。谁知道这些灵食里有没有加料,或是借着“滋补”的名头让人灵力紊乱?
几杯灵酒下肚,黄大善人开始滔滔不绝地说自己的“善举”:帮迷路的低阶修士指路,给落魄的丹师送过废丹,甚至“自掏腰包”为柳家外门子弟添置过防御符箓。
说到兴起,他话锋一转,压低声音:“李兄,不瞒你说,我最近得了个好去处,正缺个信得过的帮手,你要不要一起?”
“哦?”李大海夹菜的手顿了顿,等着他的下文。
“是处上古秘境,就在迷雾森林深处。”黄大善人眼中闪过一丝贪婪,却被他用兴奋掩盖,“里面灵气浓得化不开,我探过外围,阵法不算厉害,说不定有改善资质的宝贝。你我联手,得了好处平分,如何?”
李大海心中冷笑。上古秘境?以黄大善人的性子,若真是能轻易得宝的好地方,怎会轻易叫上别人?怕不是里面有什么凶险,想找个垫背的,或是看中了自己处理阵法的本事,打算让他去趟雷。他放下筷子,语气诚恳:“多谢黄道友好意,只是我修为低微,怕是帮不上忙,反而会拖累你。”
“李兄这是哪里话?”黄大善人立刻道,“你对阵法的本事我是知道的,那秘境入口的阵法,我瞧着与玄龟阵有些像,正需要你这样的行家。再说了,里面可能有还魂花,专治经脉暗伤,你当年不是……”
“黄道友记错了。”李大海打断他,“我从未有过经脉暗伤。”他清楚记得,当年在黑风岭根本没提过这事,对方显然查过他的底细,或者说,一直在留意他的行踪,这就更让他警惕了。
黄大善人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很快又恢复如常:“是我记错了?嗨,年纪大了,记性就是不好。不过那秘境真的值得一去,李兄再考虑考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