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在很多年以前,六界之外的某地住着一位药师。药师痴迷于炼丹,终日以炼丹为乐,对自己的父母却疏于关心。
某次炼药后,没盖好竹篓,不慎让一条毒蛇逃走,把药师父母都咬了。二老没太在意,只当是寻常小蛇,给它放走。
时间一长,二老身子一天不如一天,等药师发现不对劲时,已经晚了。原本只需一些草药就能解的毒,硬是被拖到药石无医、无药可救的地步。药师用尽毕生所学,为二老吊着一口气。
父母被病痛折磨如此,药师悔过当初,终日闭门不出,更加疯狂的研究丹药。
忽然有一日,邻居在他家见到一对年轻男女,这两人不是别人,竟然是药师的父母。
一夜之间,药师不仅让父母恢复健康,甚至让他们返老还童,简直是神迹,自此药师名声大噪。
二老险死还生,加上返老还童,心态有了变化,决定不再照顾药师,离开故乡去别处闯荡。药师不理解两人的想法,又开始懊悔,自己的父母不愿意与自己生活。
几番对峙,父母更加坚定离开的想法,和为自己而活的决心。药师愤恨不已,气急败坏的在绿豆汤中下了毒,想要借着能控制的毒,来留住父母。
巧的是,父亲收拾行囊觉得口干,饮下一碗还觉得不够,母亲就将自己的那碗送与丈夫。父亲连饮两碗,当夜毒发身亡。
母亲伤心欲绝,也饮下毒酒,与丈夫去了。
一时冲动,酿成大祸,致使父母双亡,那药师疯了,嘴里时常念叨着:身死魂未灭,油尽灯不枯。父亡母离去,自此不复还。井能塑新生,亦可改人心。我自何处错?初衷从未改。
多少人想要寻得药师重获新生的法子,问他话,他胡乱作答,总是在念自己杜撰的酱油诗。
别人都问他井是什么?一问他井,他就开始发疯,大吼大叫的不知所云。
几年过去,寻到药师的人不少,可无一人问出什么,只得失望而归。
当地有个女子,年少时父亲去世,母亲多年操劳,身患重病,大夫说活不了几年。她不死心,跑去找药师,恳求他能救自己的母亲。
药师还是疯疯癫癫的,什么都不说,女子也不死心,不顾别人异样的眼光,留下照顾这个疯子。
这一照顾,又是三年。一日,药师喝了酒,突然说自己大限将至,从自己家里挖出尘封已久的药炉,捯饬了一夜,炼制出一枚丹药,交给女子,就咽了气。
按理说,那女子应该将丹药给母亲吃下,可这药师一次都没见过她的母亲,这丹药能是治好母亲的丹药吗?
就有人推测,这丹药可能与返老还童的方法有关。
时间久远,这故事几经转述,结局也越传越离谱,有的版本说那个药师收女子为徒,女子习得医术,救好自己的母亲。
还有的版本说,药师把照顾自己的女子当做母亲,将当年返老还童的方法告诉她。
更有版本说,那返老还童的定是幌子,不然药师自己为什么不用。当年他父母早就死于蛇毒,后面年轻的父母,不过是他的幻觉。
这丹药也是神奇,几经流转,上千年了,也没被吃掉,如今竟出现在鬼界,过一个月便会拍卖。
月疏桐在步入鬼界之前,无意中听到这个药师救亲的故事,顿觉有趣,拉着孤鸿马不停蹄的赶到鬼界入口。
鬼门关外
正午无云,平地上无端起雾,越往深处走,雾气越浓,天色也愈加深沉,月疏桐拉着孤鸿直直的朝着一个方向走。
在孤鸿的视线里,那简直就是全黑的环境,感觉和瞎了一样,任凭人拉着朝前走,雾气浓重,气温阴冷,他不自觉的打了一个喷嚏。
前方穿来月疏桐的声音,“放心,很快就到了。”
“有你带着,我非常放心。”孤鸿美滋滋的拉着月疏桐的手,没心没肺的乐呵道。
这也算是鬼界,一般的蜡烛点了都会灭掉,只有特制的蜡烛能在此地使用。
能有现在这个状况,当然是因为两人什么都没有买,只能黑灯瞎火的在这里走。
四周突然传来呜呜的哭声,像是小孩子的哭声。
“呜呜呜~”小孩的声音忽远忽近,猝不及防的出现在两人头顶,吓的他们大气都不敢喘,那声音从头顶飘过,逐渐远去。
悉悉索索有人语声,细碎难以辨认,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
月疏桐不自觉的打了个颤,心里有点发毛,毕竟她可看见不少鬼影。
但孤鸿隐约能见到几点亮光在空中漂浮,忽明忽暗的,“这还挺热闹的,他们在偷偷讲话,我们也悄悄说话。”
“呕吼,鸿爷竟然有这高见,打不过就加入。”月疏桐听他这么一说,那种恐怖的氛围瞬间消失。
孤鸿恭维道:“哪里哪里,还是月姐厉害,鬼门关外还走敢在前面探路。”
两人给对方的绰号已经从小书童,小鸿演化为鸿爷和月姐,出门在外,身份是自己给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