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帕弥什的袭击被打退,刺耳的警报声解除,工程师和工人们就会默默地、迅速地返回各自的岗位,清理爆炸残骸,修复被流弹击中的设备,继续那未完成的工作。没有豪言壮语,只有疲惫却坚定的眼神。
“小子,看什么看,害怕了?” 一位脸上布满皱纹、手指粗糙如树皮的老焊工,在短暂的休息间隙,对着那个之前惊呼的年轻学徒说道,他点燃一支劣质卷烟,狠狠地吸了一口……
“我们不能被它们吓倒。它们越是这样骚扰,越是证明它们怕我们恢复过来!记住,我们每焊好一块钢板,每接好一根线缆,这城墙就结实一分,这座城市就安全一分。我们多一分胜算,就是给那些怪物多一分难受!”
在城墙某个已经初步修复、重新部署了警戒力量的区段,守军设立了一个临时观察点。
观察员裹着厚厚的防风大衣,抱着高倍率电子望远镜,如同石像般一动不动地监视着远方那片孕育着威胁的海域。海风带着腥咸和寒意,吹拂着他略显僵硬的脸庞。
“它们想用这种钝刀子割肉的方式,拖垮我们,耗尽我们的资源和耐心……” 观察员对着望远镜喃喃自语,眼神锐利如鹰,“但只要我们还有一个人站在这里,还有一盏灯在亮着……我们就绝不会让它们得逞。”
修复,在炮火的间歇中继续。希望,在废墟的缝隙里生长。九龙,这座饱经摧残的城市,正在以一种近乎悲壮的姿态,顽强地愈合着自己的伤口……
………………
几周的时间在忙碌与焦灼中飞逝,九龙废墟上的清理与修复工作仍在断壁残垣间艰难推进,但真正决定人类文明命运的目光,已更多地投向了那片深邃、寂静,却又暗流汹涌的宇宙空间。
在月球轨道上,人类文明迄今为止最宏伟的太空造物——方舟,正以恒定而优雅的姿态缓缓旋转。
从远处看,它像是一根修长而精致的银色手指,指向无垠的星海。
仔细看去,这根“手指”上环绕着四、五道巨大的同心圆环,它们如同星辰锻造的手镯,以不同的速率缓缓转动,利用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在环内空间模拟出约等于地球三分之一的重力环境,成为了人类在太空中赖以生存的脆弱家园。
方舟,连同月球背面的永久基地、老而弥坚的国际空间站、游弋在近地轨道的太空防御舰队、如同悬顶之剑的空天卫星轨道炮打击集群,以及那连接天地、如同神话中巴别塔的太空电梯……这些共同构成了人类如今在太空中的全部力量支点。
与九龙战场上泥泞、血腥、充斥着爆炸与呐喊的惨烈景象相比,这里的一切都显得冰冷、有序,充满了科技赋予的精密感。
银白色的金属通道四通八达,全息投影屏幕上流淌着无尽的数据流,无人运输艇如同工蜂般在固定的航线上悄无声息地穿梭。
然而,在这近乎完美的秩序与平静的表象之下,一种无形的、令人窒息的紧张气氛无处不在。
通道中行人的步伐更快,神色更凝重;每一次系统警报的轻微鸣响,都能让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心跳漏掉一拍;透过巨大的弦窗望向地球,那颗曾经蔚蓝的星球,如今时常能看到某些区域闪烁着不祥的、代表帕弥什污染的暗红色斑块,如同美丽的容颜上蔓延的腐烂疮疤。
在方舟最大的居住环内,靠近核心轴线的区域,是世界临时政府总长办公室的所在地。
与旧时代联合政府那些充斥着奢华装饰、象征着权力与腐败的办公室截然不同,这个房间朴素得近乎严苛。
房间不算宽敞,墙壁是未经修饰的冷灰色合金板,反射着顶棚均匀洒下的、略显苍白的灯光。
一张标准制式的金属办公桌,线条硬朗,没有任何多余的雕刻;搭配的椅子同样是冰冷的金属骨架与耐磨的合成纤维坐垫。
房间一角摆放着一张看起来就很不舒服的、铺着白色床单的铁板床,那是总长偶尔(或者说经常)熬夜后短暂休息的地方。一张简单的双人沙发,面料普通,看起来坐上去也不会太舒适。
办公桌上,除了一台不断闪烁着待处理文件提示灯的终端外,最显眼的就是另一台造型更加复杂、闪烁着幽蓝色指示灯的量子通讯终端,那是用于与地球前线、各大战区以及最高机密单位进行即时联络的生命线。
除此之外,整个房间唯一的“装饰”或者说“储物设施”,就是一个靠墙放置的透明展示柜。
柜子里没有古董,没有名画,只有一排排摆放整齐的荣誉证书、勋章——有些已经陈旧,有些还带着战火的痕迹——以及一些被翻看得边角起毛的战争理论、历史和社会学书籍。
这个柜子,或许是这间冰冷房间里最具有“价值”和“温度”的物件了。
这就是苏尔特的房间。一位通过铁血政变、推翻腐朽旧联合政府上台的军人领袖的居所与办公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