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 ……
太虚山脉,这条横亘神州南北、绵延数千公里的巨龙,曾是诗人笔下“天地脊梁”的象征。
太虚山脉长度为3500公里,平均宽度为560~780公里,平均海拔7104.23米,最高海拔8495米……
而今,它已化身为人类文明史上最宏伟、最坚不可摧的战争壁垒。
平均海拔超过七千米的巍峨山体,被一代代神州人用智慧与工业力量,从内到外改造成了一件终极兵器……
若说西面有那万山之祖的昆仑山系坐镇,作为“山海四界”之首昆仑地界在人间的锚点,半个亚洲的疆域都笼罩在其无上威能之下,寻常崩坏兽乃至律者,若想从西面进犯,无异于自寻死路……
昆仑山上随便一位中阶修士,其体内蕴含的能量便堪比行走的核反应堆,常驻山上的修士数以十万计,律者来了恐怕也得先掂量掂量……
因此,神州真正的防御重心,便落在了东面的太虚战线与东海防线之上。
正是这两条钢铁与意志铸就的巨人臂膀,使得神州在此次全球性的帕弥什病毒灾难中,成为了伤亡最轻微的地区。
除了初期山城附近的真空零点能反应堆爆炸造成了惨重损失外,其余区域的威胁,基本都被牢牢遏制在防线之外。
若有外人问起神州的底气何在,除了那隐于世外的“山海四界”,最直观的答案,便是东面这两条倾举国之力打造的防线。
它们完美诠释了,当人类将工业与火力发展到极致时,所能达到的疯狂与宏伟。
太虚战线,便是这“火力至上”理念的巅峰体现。
几十年前,当世界还沉浸在和平发展的幻梦中时,神州的高层便以惊人的远见和魄力,开启了这项被称为“现代永恒长城”的超级工程。
而在崩坏危机彻底爆发后,工程的进度更是被提升到了疯狂的程度——当时的决策者恨不得给整条太虚山脉都套上一套“反浩克装甲”。
而他们,几乎做到了。
山脉的内部早已被掏空,构筑起连绵不绝、深达地底数十层的地下城网络,其庞大的规模和完善的生命维持系统,足以容纳超过二十亿人口长期生活、生产。
整条山系的外表布满了超过八十万个智能化作战据点。
这些据点依据山势巧妙隐藏,彼此由高速磁悬浮通道和量子通讯网络连接,构成了一个无死角的立体火力网。
每一个主要据点的火力配置,都足以媲美旧时代一个满编集团军。
即便是最微型的边缘哨站,也至少配备了十二门180毫米口径的超远程自行防空炮。这些巨炮使用的并非普通弹药,而是特制的小型化、清洁化聚变弹头,射速惊人,每分钟可向天空倾泻超过四千枚这样的“死神礼花”。
曾有士兵戏言,即便只是全战线统一换装照明弹进行一轮齐射,也足以将神州东部的夜空照耀得如同盛夏白昼。
整条战线是一个完全自给自足的庞大生态。
地热、聚变能、甚至是从昆仑引渡而来的「灵脉」为其提供着近乎无限的能源。
内部有全封闭的农业层、工业层、科研层。
最令人惊叹的是覆盖全线、独一无二的大气调节系统,以及那层厚度堪比世界泡壁垒、技术领先外界数十年的巨型量子偏转护盾。
这层护盾不仅能有效偏转和削弱物理、能量攻击,对帕弥什病毒的信息扰动力场也有着极强的抗性。
这一切的根源,或许都源于神州军队一个流传已久、且深入骨髓的“隐疾”——火力不足恐惧症。
这种“病症”在太虚战线的建设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并且,就目前看来,这病在神州,非但无药可医,反而已臻至“绝症”之境。
太虚战线 · 总指挥室
位于山脉主峰腹地,指挥室的规模与其功能相匹配,足有六百多平方米。
整体呈环形布局,色调以冷静的深蓝和银灰为主,墙壁是无缝连接的巨大弧形屏幕,上面流淌着无尽的数据流和战场实时影像。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臭氧味和一种低沉的、源自地脉能量核心的嗡鸣。
指挥室中央,是一个庞大而精密的全息投影,精确地还原着地球的实时动态,蓝色的神州区域与外部大片刺目的猩红感染区形成鲜明对比。
此刻,端坐在环形主位上的,是一位身着素雅白色太虚道袍的身影。
他有着一头如瀑的淡绿色长发,用一根简单的玉簪束起,面容精致得超越了性别,宛如古画中走出的仙人,眼神却清澈而深邃,带着一种与外表极不相符的沧桑感。
他便是神州军事委员会最高首脑,太虚战线总指挥——司徒箐泓。
那句闻名遐迩的“神州的军队,自古以来怕的就只有一件事情……那就是火力不足!”
正是出自他口。尽管外貌如同少女般俊美,但他的真实性别为男,且年龄已逾两个世纪。
他更是一位来自“太虚地界”的古修士,将悠长的生命与古老的智慧,尽数奉献给了守护神州的事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