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荣庆堂外,琥珀正在门外候着,屈膝行礼道:“宝二爷,老太太在等您呢,快进去吧。”
进入堂内,只见贾母坐在榻上,鸳鸯、玻璃等几个丫鬟正给老太太捏肩捶腿。
见贾璋进来,贾母慈爱地朝他招手,“宝玉,快过来坐。”
又对丫鬟们吩咐道,“你们都出去。”
贾璋走到贾母身边坐下,丫鬟们也都恭敬应是,退了出去。
荣庆堂内再没别人,贾母这才开口问道:“宝玉,太上皇今日召你进宫,可是出了什么变故?”
贾璋笑道,“老祖宗放心,没什么大事儿。”
“太上皇召见,主要是为了处理猎场刺杀案,参与叛乱的将士一律诛三族,甄太妃被幽禁在慈宁宫。”
“太妃被幽禁?”贾母叹了一口气,急切道:“此案有没有牵连到咱们贾家?”
贾璋面色为难,“虽然没有直接牵连,但也不是毫无关系。”
“老祖宗,有一件事儿,孙儿不知该说不该说。”
贾母拍了拍他的手背,“咱们祖孙俩还有什么不能说的,可是关于秦氏?”
贾璋赞了一声,“老祖宗英明!”
“当时,太上皇问陛下,对义忠亲王遗孤的处理意见。”
“孙儿见陛下面色沉重,眼露杀意,便斗胆为秦氏求情。”
“太上皇这才额外开恩,将江南那个着锦衣卫幽禁,又将秦氏交给我看管,一旦她再牵涉进类似事件,便唯我们贾家是问。”
“孙儿倒是不担心秦氏主动参与,就是怕外面的人别有用心,会想方设法联系上她。”
贾母面色微沉,“你这孩子,保全自己最是要紧。”
“若是你求情不成,反被太上皇和陛下治罪,又该如何?”
“以后,可别再为不相干的人,轻易涉险了。”
“你的担心也不无道理,秦氏确实是个麻烦。”
贾母顿了顿,“要不让她来我这院里住下,也方便看着她?”
贾璋摇了摇头,“老祖宗,她毕竟是宁国府的人,住在您这儿,蓉哥儿第一个就不乐意。”
“而且,长此以往,也不是个办法。”
“孙儿倒是有个主意,就是让秦氏假死脱身。”
“一来,也算是给刺杀案一个交代,全了陛下的面子。”
“二来,可以让她脱离外界的视线,彻底和之前的身份做个切割。”
“三来,也方便孙儿执行太上皇的命令。”
“四来,正妻已死,蓉哥儿也可以再娶,不耽误宁国府的子嗣传承。”
贾母闻言,眼睛一亮,“确实是个好主意,但不知太上皇和陛下是何意见。”
贾璋道,“孙儿寻思着,太上皇和陛下没理由会不同意。”
“有人担责,杀鸡儆猴,陛下乐见其成;太上皇只在乎能不能保住她的性命,对她的公开身份并不在意。”
“孙儿明日就进宫去请示,行不行,还是由太上皇和陛下做主。”
贾母微微颔首,“也只得如此了。”
说完秦可卿的事儿,贾璋话锋一转,问道:“老祖宗,孙儿还有一事想问。”
“您可知晓,当年祖父……是否曾和太上皇有过什么约定?”
贾母闻言,脸色又是一沉,轻轻叹了口气,拍了拍贾璋的手:“你既然问起,想必是太上皇主动提起。不错,我确实知道!”
她眼中流露出回忆之色:“当年你出生时衔玉而生,还被有心之人传了出去,闹得沸沸扬扬。”
“你祖父怕惹来祸端,特意入宫向太上皇保证,说你一生不会踏足仕途,只愿你平安富贵一生。”
“这也是我这些年一直娇惯、纵容你的原因。”
“原来如此!”贾璋恍然大悟,“那老祖宗觉得,孙儿现在应该如何处理?”
贾母沉吟片刻:“原本我以为陛下下旨封爵授官,就是不在乎当年的约定了。”
“没想到,陛下竟是瞒着太上皇下的,没和太上皇商量过。”
“既然太上皇旧事重提,怕是心里已有不悦!”
贾璋点了点头,神色平静:“孙儿明白了。既然如此,孙儿想着,这锦衣卫南镇抚使的官职,不如就此辞去也罢。”
“一来,遵守祖父与太上皇的约定,以免太上皇借机发难;二来,锦衣卫本就是是非之地,南镇抚司监察锦衣卫内部,更是容易得罪人,麻烦不断。”
“孙儿对于当不当官,根本不在意,索性辞官,落得个干净!”
贾母端详着贾璋,见他神色坦然,目光清澈,并非意气用事,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心中顿感欣慰。
她拉着贾璋的手,柔声道:“好孩子,你是个有主意的,既然你已想清楚,老祖宗支持你。”
“横竖子爵爵位已经赐下,断无无故收回之理。这官职嘛,倒也不是那么重要,辞了也就辞了,咱们贾家,也不靠这个过活。”
祖孙二人正商量着,忽然听到门外鸳鸯高声禀报:“老太太,太太携镇国公牛家、理国公柳家、齐国公陈家、治国公马家、修国公侯家、缮国公石家等夫人、小姐前来拜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