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外兵入京 宫变仓皇
少帝刘辩登基后,大将军何进的权势愈发膨胀。朝堂之上,他说一不二,百官侧目;宫中虽有何太后垂帘听政,却形同虚设,小皇帝更是吓得终日沉默,连大气都不敢喘。何进志得意满,却始终对宦官集团如鲠在喉——那些陪伴灵帝多年的中常侍,手握部分禁军权柄,眼线遍布宫闱,总在暗中与他作对。
一日,宦官蹇硕联合十常侍,密谋在宫中设伏刺杀何进,却因消息走漏而失败。此事如同导火索,彻底点燃了何进的杀心。
“这群阉竖,竟敢谋害于我!”何进在府中怒吼,摔碎了手中的玉杯,“某今日定要将他们斩尽杀绝,以绝后患!”
袁绍在旁附和:“大将军所言极是!宦官专权,乃国之大害,不除不足以安朝廷!”
何进当即入宫,请何太后下旨诛杀宦官。谁知何太后却连连摇头:“兄长不可!宦官侍奉先帝多年,又无大错,骤然诛杀,恐惹非议。何况……宫中诸事,还需他们打理。”她出身屠户之家,能入宫为后,少不了宦官们的扶持,心中终究念着旧情。而且,现在有宦官在,还能制衡一下何进,若是宦官都没了,那她们母子不是成了任由何进摆控的工具了吗?因此,她并不想宦官完全倒台。
何进无奈而退,回到府中仍怒气难平。袁绍再次进言:“太后护着他们,不如召外兵入京,以‘清君侧’为名逼迫太后同意。到那时,宦官们便是插翅难飞!”
何进闻言,眼中一亮:“此计甚妙!”他当即拍板,决定召并州刺史丁原、西凉刺史董卓等外兵入京,同时传令各地将领,不得阻拦。
消息传到刘进府中时,他正与黄叙演练刀法。听闻何进要召外兵入京,黄叙眉头紧锁:“主公,外兵入京,恐生祸乱啊。董卓豺狼心性,若让他进了洛阳,怕是……”
刘进收枪笑道:“叙儿放心,何进要找死,咱们拦不住,也不必拦。”
正说着,亲兵来报:“主公,大将军府长史陈琳求见。”
“来了。”刘进整理了一下衣袍,“请他进来。”
陈琳身着官服,神色倨傲,进门后只是略一拱手:“刘将军,大将军有令:近日将有外兵入京清君侧,八关须放行,不得阻拦。”他语气平淡,仿佛只是在传达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全然不见当初何进亲自拜访时的客气。
刘进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既是大将军之令,刘某自当遵从。八关将士,绝不会阻拦。”
陈琳没想到他如此痛快,愣了一下,随即点点头:“如此甚好。陈某告辞。”说罢,转身便走,连句多余的话都没有。
待陈琳离去,黄叙不解道:“主公,真要放董卓入京?那董卓在西凉残暴不仁,若入洛阳,必生大乱。”
“大乱才好。”刘进擦拭着枪杆,眼中闪过一丝锐利,“这洛阳的浑水,早就该搅一搅了。何进刚愎自用,宦官阴险狡诈,士族各怀鬼胎,不破不立。董卓不来,谁来掀翻这腐朽的朝堂?”
黄叙似懂非懂的在一边点了点头。
刘进早已知道何进的结局——掌权后便目中无人,连亲自拜访都懒得做,只派个长史传话,这般傲慢,不被宦官算计才怪。至于阻拦董卓?完全没必要。乱世之中,混乱才是崛起的契机。而且,之前和谋士团也商量过了。戏志才建议,尽量拿到最大的利益,然后回并州发展,以待天时。
几日后,洛阳城的气氛愈发紧张。丁原已派吕布率数千人抵达城外,董卓的大军也在日夜兼程赶来。宫中的宦官们嗅到了危险的气息,决定先下手为强。
这日,一直在皇宫附近潜伏的探子匆匆回报:“主公,何进带着袁绍、曹操等人入宫了!他把兵马留在宫外,自己带了几个随从进去,说是太后召他议事!”
刘进心中咯噔一下,知道何进要完了,却没想到这么快,当下大喝:“不好!这是圈套!”他猛地起身,“传令下去,典韦、裴元庆、赵云、黄叙,杨延琪、杨延瑛、黄凤仙、花木兰,随我入宫!带两百精锐与八十亲兵,甲胄齐整,速去速回!”
“诺!”
八将轰然应诺,片刻后,两百八十名精锐已集结完毕,个个甲胄鲜明,手持利刃,跟着刘进策马冲向皇宫。马蹄声在街道上急促响起,惊得路人纷纷避让。
然而还是晚了。当他们赶到皇宫外时,便听到宫内传来阵阵厮杀声与惨叫声。宫门大开,里面一片混乱,地上躺着不少宦官的尸体,禁军与宦官的残余势力仍在混战。
“何进怕是已经遇害了。”刘进沉声道,“进去!找到少帝与太后!”
众人冲入宫中,一路砍杀阻拦的宦官,却四处找不到少帝刘辩的踪影。打听之下才知,袁绍、曹操等人已带着兵马追出去了——据说少帝与陈留王被宦官裹挟着逃出了皇宫。
“分头寻找!”刘进下令。
众人四散开来,在混乱的宫中搜寻。最终,还是杨延琪在一处假山后发现了瑟瑟发抖的何太后。她衣衫凌乱,发髻散开,脸上满是泪痕,显然受了极大的惊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