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张宁等人押回营中后,刘进并未急于处置,而是做了周密安排,在得知剩下的三个头领居然是周仓,裴元绍和廖化之后,刘进便安排:周仓、裴元绍、廖化三个头领被单独看押在中军大帐附近的小帐篷里,派亲兵严加看守;其余三千俘虏则被集中关押在营寨西侧的空地上,手脚都用粗麻绳捆着,兵器早已收缴一空。
“主公,不给他们饭吃,会不会闹起来?”文天祥有些担忧。他素来仁厚,见俘虏们一个个面黄肌瘦,难免心生不忍。
刘进摇头道:“先生放心,饿一两顿死不了人。这些人刚从战场上下来,野性未驯,若是给了粮草,天知道会不会闹出乱子。等摸清底细再说不迟。”他顿了顿,对亲卫道,“传令下去,谁敢喧哗闹事,直接斩杀,不必禀报。”
亲卫领命而去。果然,到了傍晚,有几个俘虏饿得发慌,开始大声嚷嚷,甚至试图挣断绳索。刘进眼皮都没抬,只冷冷吐出一个字:“杀。”
雄阔海立刻带着人过去,手起棍落,将那几个带头闹事的俘虏当场打死。其余俘虏见状,顿时噤若寒蝉,再也不敢出声,只是缩在角落里,眼神中充满了恐惧。
“主公这招虽狠,却也管用。”岳飞在一旁叹道。乱世之中,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这点他比谁都清楚。
刘进望着那些瑟瑟发抖的俘虏,心中并无波澜。这些人虽是被裹挟的百姓,但也曾手持刀枪,参与过叛乱,若不严加管束,日后必成祸患。
夜幕降临,中军大帐内灯火通明。刘进与刘伯温、岳飞、文天祥、狄仁杰等人坐在一起,商议如何处置张宁等人才能利益最大化。
“张宁身份特殊,若是将她献上去,朝廷定然会有重赏。”文天祥率先开口,“只是……以主公如今的身份,再得封赏,怕是会引起朝中大臣忌惮。”
刘伯温点头附和:“文先生所言极是。世家大族本就对主公这个‘空降’的汉室宗亲心存芥蒂,若因献上张宁而骤得高位,只会引来更多猜忌。而且,世家大族们一旦阻挠,主公所得的奖励,可能会大打折扣。更何况,张宁的价值,未必只有献俘这一条路。”
“哦?先生有何高见?”刘进问道。
刘伯温捻着胡须道:“如今黄巾主力虽灭,但余孽遍布天下,少说也有数十万之众,甚至多的话,超过百万也不一定。这些人散落各地,或占山为王,或隐于民间,始终是朝廷的心腹大患。但对主公而言,这些人未必不是助力——若能将他们收拢起来,迁往雁门或定襄,既能充实地方,又能增强主公实力。而张宁作为张角之女,在黄巾余部中威望极高,若能让她出面招抚,事半功倍。更或者,日后一旦主公领兵在外,当地难保没有黄巾余党,到那时,张宁怕是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岳飞皱眉道:“只是张宁会甘心配合吗?她毕竟是张角之女,与我等有不共戴天之仇。”
“仇恨在生存面前,往往不值一提。”狄仁杰缓缓道,“张宁如今已成阶下囚,若主公能给她一条生路,再许以重利,未必不能说服她。而且说穿了,各为其主,的情况下,一些事情本就避免不了。而且无论是张角的死还是张宝的死,说穿了和主公关系都不大,所以这些事情应该没有什么影响。现在的关键是在于,她是否有能力招抚那些余孽,以及是否愿意真心归顺。”
刘进沉思片刻,道:“不管如何,总要试过才知。传张宁来,我亲自问问她。”
不多时,张宁被带到了大帐中。与白日的狼狈不同,此刻的她已洗漱干净,换上了一身穆瓜给她的青色襦裙,长发松松地挽在脑后,露出了清丽的面容。虽面带憔悴,却难掩那份独特的气质——既有大家闺秀的端庄,又有黄巾圣女的坚韧。
“将军找我来,是要处置我了吗?”张宁平静地问道,眼中并无惧色。
刘进示意她坐下,开门见山:“我有一桩生意,想与你谈谈。”
“生意?”张宁有些意外。
“不错。”刘进道,“黄巾已败,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天下间还有许多黄巾余部,他们中大多是被裹挟的百姓,并非十恶不赦之徒。我有意将他们迁往我的地盘,给予田宅,让他们安居乐业,只要日后不再反叛,便可免其罪责。不知你是否愿意配合?”
张宁愣住了,显然没料到刘进会说这些。她沉默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将军此言当真?那些人……真能得到善待?”
“我刘进向来说一不二。”刘进沉声道,“雁门和平城如今正在开垦荒地,正需要人手。他们到了那里,只需安心耕作,便可衣食无忧。”
张宁看着刘进真诚的眼神,心中防线渐渐松动。她深知,黄巾余部若继续流窜,最终只会落得被剿灭的下场,若能有个安稳的归宿,未尝不是好事。
“好,我答应你。”张宁缓缓点头,“只是人心难测,我不敢保证能招抚多少人,但我会尽力配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