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总被一个问题困扰:为啥我天天运动,体重却纹丝不动?为了找到答案,我跑去参加了一场健康论坛讲座。本以为就是普通的科普,没想到听完后,我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原来运动和减肥之间的关系这么复杂又有趣!
讲座现场人满为患,大家都和我一样,对减肥有着满满的渴望。主讲人是一位资深的健康专家,一开场,他就讲了个故事,一下子就把大家的注意力吸引住了。
他有个闺蜜叫晓丽,和我们很多人一样,夏天快到了,看着衣柜里那些穿不上的漂亮衣服,立志要减肥。晓丽专门请了健身教练,每次去健身房都各种撸铁,那强度,看着都让人佩服。第一周,效果很明显,体重下降了3kg。晓丽可兴奋了,去健身房更勤了,几乎每天都去。可一个月后,体重只下降了1kg。晓丽崩溃了,哭丧着脸问专家:“我这么努力,为啥没效果?难道我天生就是个胖子?”
专家听完,只问了一句:“你控制饮食了吗?”晓丽一脸傲娇地回答:“那倒没有。我每天运动量这么大,多吃点也没啥吧?”听到这儿,大家都恍然大悟,原来晓丽减肥失败的原因找到了。一是只运动,不控制饮食;二是运动方式没选对。
这个故事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自己的减肥经历。我也常常以为只要拼命运动就能瘦下来,却忽略了饮食的重要性。而且,我也不知道自己选的运动是不是真的适合减肥。
接着,专家开始深入讲解运动和减肥的关系。
运动真的能减肥吗?这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过去,我们总觉得“迈开腿”就能减肥,可医学研究发现,如果不结合饮食调整,运动对减肥的影响差异很大,甚至可能完全没用。
为啥会这样呢?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我们往往高估了运动的消耗。就像打篮球半小时,大概消耗220大卡,还抵不上一杯奶茶的热量;骑车半小时,消耗145大卡,也就一瓶雪碧的热量。第二,很多人运动后喜欢奖励自己大吃一顿,这一吃,摄入的能量就超标了,减肥自然就失败了。所以,单纯靠运动减肥,基本行不通。
不过,运动也不是毫无用处。只要结合全面的生活方式管理,运动的减肥效果就会截然不同。研究表明,在综合生活方式干预下,每周运动200分钟以上的人,6个月平均减重13.1kg;每周运动150-200分钟的,平均减重8.5kg;不到150分钟的,6个月只减了3.5kg。这说明,运动越多,减肥效果越好。
这背后的原理是,运动能分泌多巴胺,让我们产生欣快感,时间长了,运动就会成为习惯。而且,每次完成运动,我们的自信心也会增强,这会促使我们改变其他生活习惯,形成新的生活方式。所以说,运动就像是减肥的“神助攻”,但得和饮食搭配好,才能发挥最大作用。
什么样的运动最燃脂呢?这就涉及到晓丽的第二个错误——选错运动。一种运动要想高效燃烧脂肪,得满足三个条件。
第一,必须是有氧运动。脂肪燃烧需要氧气,氧气参与比例越高,燃烧越充分。像快走、慢跑、游泳、骑车、爬山这些运动,有氧部分多,减肥效果就好;而撸铁、深蹲、臀桥等力量训练,以及大部分球类运动,有氧部分少,减肥效果一般。
第二,运动强度要合适。随着运动强度增加,人体代谢脂肪的效率会先提高,到了某个点后,无氧代谢增多,脂肪消耗效率就会大打折扣。所以,我们要找到燃脂效率最高的那个点。
对于健康且年龄小于55岁的人,可以用这个公式计算有氧运动最佳心率:(220-年龄-静息心率)×|40%-60%|+静息心率。运动时保持心率在这个区间,就是中等强度运动,燃脂效率最高。当然,这需要借助能检测心率的手环、心率带等装备。要是超过55岁,或者有高血压、高血糖、冠心病等疾病,就别自己瞎琢磨了,最好咨询专业人士。
第三,运动要达到一定时长。就算是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前30分钟消耗的60%也是肌肉里储存的糖,所以想要燃烧脂肪,中等强度有氧训练至少要30分钟。
说到这儿,专家提到了一种很火的运动——HIIT(高强度间歇性训练)。它把高强度运动和低强度运动或休息结合起来,比如先快速跑1分钟,原地踏步休息3-4分钟,再快跑1分钟,循环往复。HIIT燃脂效率确实高,很多研究表明,25分钟的HIIT燃烧的脂肪,中等强度运动需要41分钟才能达到。
但HIIT强度大,跑起来很累,能不能每天做、适不适合每个人、能不能坚持,以及可能带来的运动损伤等问题,目前还有争议。科学减肥权威指南推荐的最稳妥方法,还是每周15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听到这儿,我心里直犯嘀咕,要是接受不了高强度运动,又坚持不了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可咋办?专家像是看穿了我的心思,笑着说:“别担心,还有个大招。美国国家体重控制登记中心的数据显示,在所有运动里,快走的减肥成功率最高,比中等强度的慢跑、游泳、HIIT都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