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透过雾层,在溪边岩石上投下斑驳的影子。陈稳合上记事本,把最后一支空水袋收进背包。火堆早已熄灭,只剩一圈焦黑的痕迹和几根未燃尽的木炭。
林悦正将零件盒的最后一块塑料残片塞进侧袋,动作利落。她抬头看了眼远处高地上的反光点,眯起眼睛:“那边地势高,看得远。”
陈稳顺着她的视线望去,点了点头。他走到赵刚身边,伸手探了探对方额头,温度比昨夜降了些,但脸色仍泛着灰白。
“能走吗?”他问。
赵刚撑着膝盖站起来,晃了一下,被王强扶住肩膀。“能。”他说,“不用人架着。”
李娜检查完药包,轻轻拍了拍赵刚的手臂,没说话。她把最后一瓶生理盐水放进内袋,拉紧封口。
张宇蹲在几步外,手里拿着一块扁平石片,在地上划出一道短横线。他抬头看了眼队伍,起身把石片插进腰间布条里,像是随身带着某种标记工具。
“出发。”陈稳说。
一行人离开溪畔,踏上荒野小径。地面逐渐由湿泥转为干硬的碎石层,脚底踩上去发出细碎的响声。雾气依旧浓重,能见度不过二十米,前方路径模糊不清。
林悦走在前头,脚步稳定。她忽然抬手示意停步,弯腰捡起一截半埋在土里的骨状物。那东西长约半尺,表面光滑,呈灰白色,末端带有一个弧形钩状结构。
她翻看了一会儿,递给陈稳。
陈稳接过,指尖抚过表面纹路。这不是动物骨骼常见的纹理,倒像是某种机械构件磨损后的残留。
“不是自然形成的。”他说,声音不高,却让身后几人立刻绷紧了神经。
王强握紧手中的木棍,扫视四周。李娜下意识靠近赵刚,一只手搭在他胳膊上。
林悦继续向前走了几步,突然停下。前方地表出现一道裂口,宽约两米,深不见底。裂缝边缘散落着更多类似的骨片,一直延伸到视野尽头。
再往前五十米,一座巨大骨架横卧沙土之中。它整体轮廓似鸟,却又没有翅膀应有的轻盈结构,肋骨粗壮如梁柱,头颅部分呈锥形,顶端裂开一道缝隙,像是曾被强行打开过。
王强上前用木棍戳了戳地面,确认稳固后才挥手示意可以通行。队伍贴着裂缝边缘绕行,每一步都放得很轻。
穿过这片区域后,地势开始起伏。岩壁出现在左侧,表面布满纵向沟壑,像是被巨力撕扯过。就在众人准备加快脚步时,林悦忽然注意到石缝中有微弱光芒闪烁。
她走近几步,从缝隙中抠出一块指甲盖大小的晶体。石头通体呈暗紫色,内部有节奏地明灭,像呼吸一般,同时发出极低的嗡鸣,几乎只能通过脚底传来震动感知。
“别碰太久。”陈稳低声说。
林悦迅速将晶体装进密封袋,贴身收好。她环顾四周,发现不止一处岩缝中有类似发光体,分布看似杂乱,实则隐隐形成某种斜向排列。
“绕开。”陈稳下令,“保持五米距离。”
队伍调整方向,沿着远离岩壁的一侧前行。张宇默默取出石片,在经过每个转折处时划下标记。他的动作越来越熟练,像是已经形成了固定的记录方式。
走了约半小时,前方出现缓坡。登顶后,视野骤然开阔。
一片巨石群矗立在洼地中央,呈环形排列,每块都有两人高。石面布满刻痕,颜色深浅不一,仿佛经历过多次修改。而在圆心位置,一块幽蓝色的石头静静悬浮在一米高的基座上,表面不断闪烁蓝光,频率与人呼吸极为接近。
陈稳立刻抬手,命令全员后退十步,蹲伏观察。
李娜靠在王强身后,忽然捂住耳朵。“听到了吗?”她声音压得很低,“像是……有人在念什么。”
王强摇头,但他眼神微凝,显然也感受到了某种压迫感。
赵刚靠着一块矮石坐着,额头又渗出汗珠。他盯着那块蓝石,嘴唇动了动:“它……在叫我。”
林悦猛地扭头看他。
“不是真的声音。”赵刚喘了口气,“就是觉得……该过去。”
陈稳皱眉,迅速扫视周围。他注意到蓝石下方的地表颜色略深,像是长期受潮所致,而周围的草叶全都枯黄断裂,连最耐旱的苔藓都没有生长。
“不对劲。”他说,“这地方没人动过,可石头像是被人用了很多次。”
林悦点头:“刻痕是新的。最外圈这些线条,边缘还很锐利,最多存在几天。”
她取出刚才收集的紫色晶体,对比蓝石的闪烁频率。两者并不一致,但每当蓝石亮起时,密封袋里的晶体也会随之微微震颤。
“它们有关联。”她低声说。
陈稳记下方位,把坐标写在本子上。他合上本子时,指尖无意擦过封面——那里有一道细小的划痕,是从溪边装置拆下来的金属片边缘留下的。
“先不碰。”他说,“等晚上再看能不能远程探测。”
王强已经开始在周围布置简易预警线。他用细绳连接几块松动的碎石,一旦有人或生物靠近特定区域,就会引发轻微滑动声响。李娜则拿出体温计,悄悄测了自己的耳温,发现比正常高出半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